- 灶臺與田壟間的“勤子”
- 這篇散文以校園生活中常見的“家人小名”話題為切入點,細膩勾勒出媽媽“勤子”的日常:天未亮的廚房燈火、田壟間奔波的身影、深夜搓洗衣物的剪影,藏著最真切的母愛。起初因同學
- 2025-11-22 閱讀:7
- 我是誰
- 是一篇隨筆所感,主要闡述了自己對于人的本質的思考,采用書籍和所見聞的經歷,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為人應該不拘泥于是誰這個問題,但行前路即可。
- 2025-11-21 閱讀:6
- 一年桂花開
- 主要闡述了對于桂花態度的轉變,表達了在外求學的學生對于過去以及家鄉的懷念。
- 2025-11-19 閱讀:14
- 鳳城煙火里的生長力
- 鳳城河的晨霧還沒散盡時,望海樓的檐角已蘸著微光。岸邊石階上,打太極的老人推手轉腰,袖口帶起的風里,仿佛還纏著范仲淹當年在泰州治水時留下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這座
- 2025-11-19 閱讀:14
- 水墨宏村,畫里桃源
- 在黃山之麓,藏著一處如詩如畫的秘境——宏村。這里,是歲月繪就的水墨長卷,是無數人心中向往的夢里桃源。
- 2025-11-19 閱讀:10
- 秋山尋韻
- 旅游隨感
- 2025-11-15 閱讀:5
- 月下苔痕
- 散步有感而發
- 2025-11-15 閱讀:6
- 竹間清響:論竹笛藝術的美育意蘊與當代傳承
- 本文圍繞竹笛藝術的美育價值展開深度探尋。從竹笛“材美工巧”的造物哲學切入,闡述其選竹、制笛過程中蘊含的審美修行,揭示器物之美對美育的啟蒙意義;再聚焦竹笛“聲情相生”的
- 2025-11-14 閱讀:9
- 仲夏蟬鳴
- 本文以仲夏蟬鳴為引,牽出作者藏于時光深處的童年記憶。從幼兒園時爺爺肩頭的溫度、零花錢買的甜膩棒棒糖,到小學時守在電視前的動畫片、課間傳閱的漫畫與新奇文具,再到舊時春晚
- 2025-11-09 閱讀:14
- 操場的晚風與青春的碎語
- 大學四年,操場的晚風是青春最忠實的陪伴者。它吹散了初入校園的孤獨迷茫,見證了與室友夜跑的歡聲笑語,撫平了考研備戰的焦慮疲憊,也承載了畢業離別時的不舍與祝福。晚風掠過
- 2025-11-05 閱讀:20
- 宿舍樓下的梧桐與四年的時光
- 宿舍樓下的老梧桐,是大學四年青春的忠實見證者。它見證了初入校園的青澀迷茫,軍訓時的汗水與歡笑,志愿服務的溫暖收獲,也陪伴著大三的忙碌焦慮與大四的離別不舍。歲月流轉,
- 2025-11-05 閱讀:19
- 舊書架上的半塊橡皮
- 看了一本小說,我童年時的回憶涌上心頭
- 2025-11-01 閱讀:16
- 一騎紅塵里的尋常心
- 以李善德將荔枝從嶺南運往長安的經歷為切入點,剖析其中蘊含的職場困境、權力荒誕,也贊頌小人物在絕境中的求生本能、守底線的抗爭與清醒本心,并關聯當代人處境,點明普通人應在
- 2025-10-25 閱讀:19
- 自習室靠窗的位置
- 第三教學樓自習室的靠窗座位,是“我”的青春據點——這里有暖黃臺燈、搖曳的藍絲帶,更藏著無數細碎溫柔。
從初遇時桌上的薄荷糖與笑臉草稿紙,到與美術系女生陳念因“ser
- 2025-10-21 閱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