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疆界,自在如風
自由,是人類永恒的精神追尋,如星斗般懸于文明蒼穹,引無數人跋涉求索。有人視其為無拘無束的放縱,有人認其為掙脫桎梏的吶喊,而真正的自由,從來不是肆意妄為的漂泊,而是心有疆界、行有尺度下的從容舒展,是靈魂與責任共生的通透與坦蕩。
自由的底色,是對規則的敬畏。如同風箏掙脫線軸便會墜落,江河脫離岸堤便成洪患,無約束的自由終是毀滅的序章。古希臘先哲早已昭示:“自由是認識必然的前提下對客觀世界的改造。”社會秩序的規則、倫理道德的底線、自然規律的法則,不是自由的枷鎖,而是自由的根基。正是交通規則守護著道路上的通行自由,法律條文捍衛著公民的權利自由,公序良俗維系著人際間的相處自由。守規則者,方能在劃定的疆域內舒展羽翼,步步從容。
自由的內核,是對自我的主宰。真正的自由,始于掙脫內心的枷鎖——擺脫他人眼光的桎梏,打破固有認知的局限,掙脫欲望執念的捆綁。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以淡泊之心掙脫官場束縛,在田園山水間尋得精神自由;蘇軾屢遭貶謫卻“一蓑煙雨任平生”,以豁達心境超脫境遇困頓,在詩文書畫中成就心靈自在。當我們不再困于他人評價、不惑于世俗標準、不役于外物誘惑,方能掌控自我的思想與行動,在取舍間篤定方向,在得失中堅守本心,這便是靈魂層面的真正自由。
自由的真諦,是責任與擔當的共生。從來沒有孤立的自由,個體的自由始終與他人的權利、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戰士戍守邊疆,以堅守擔當換得家國安寧,這是奉獻中的自由;醫者白衣執甲,以責任初心護佑生命安康,這是堅守中的自由;學者潛心鉆研,以執著追求推動文明進步,這是堅守中的自由。自由不是“獨善其身”的逃避,而是“兼濟天下”的擔當,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我們的自由才有了重量與溫度,方能在照亮他人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的圓滿。
世間最珍貴的自由,是心有疆界而不困于疆界,行有擔當而不苦于擔當。它不是曠野上的肆意狂奔,而是深耕于規則土壤中的枝繁葉茂;不是隨波逐流的漂泊,而是錨定初心后的篤定前行。愿我們都能在規則中守分寸,在自律中獲從容,在擔當中成自在,讓心靈如長風般舒展,在歲月里自在翱翔,活成自由本真的模樣。
散文隨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