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青年先鋒模范帶動作用,引導鼓勵廣大青年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挺膺擔當、貢獻力量,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彩云推普先鋒團”整裝再出發,奔赴云南省麗江市新民鄉,以黨建聯建為紐帶,創新“推普+技能”雙輪驅動鄉村振興舉措,開啟“語言筑橋·技能興鄉”社會實踐行動。

支部結對共建,夯實振興發展根
高職院校作為產教融合的樞紐、職教興農的先鋒,在技術下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與新民鄉黨總支以黨建聯建為紐帶,開啟了一場深度融合的校地協同實踐。雙方通過實地調研、座談研討、協議簽署等方式,成立大學生科技助農社會實踐基地,實現院校提供技術、師資和教育資源,鄉村提供實踐場地和鄉土案例優勢互補,形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哺理論”的辯證統一。通過建設“每周聯絡、每月推送、每季活動”的常態化合作機制,推動校地資源共享,既彰顯黨組織的先鋒作用,切實解決鄉村語言與技能短板,又為學校科研轉化提供實踐場地,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平臺,實現推普助振興,技能促共富目標。

語言幫扶助力,架起溝通與安全橋梁
針對當地村民因方言導致溝通不暢和易受電信詐騙等問題,團隊將語言幫扶作為重點工作推進。在集市上贈送《農村常用普通話口袋手冊》《防騙話術對照表》等200余份資料,為村民學習普通話,提升防騙意識提供實用工具。團隊還將定期推送涵蓋日常交流、產業術語、防詐提醒等實用內容,精準滿足村民需求。

通過與老人話家常、談養生,開展農機使用培訓,講解防詐知識等方式,激發村民學習興趣,助力他們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也為守護村民財產安全增添保障。這場語言賦能行動,讓孤寡老人從“語言孤島”走向“交流樞紐”。“黨建引領、青年帶動、銀發參與”的鄉村振興模式,為邊疆民族地區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鮮活個性案例。


此次推普助力鄉村活動,是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實踐。通過語言與技能的雙重賦能,團隊不僅為新民鄉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果,更為鄉村振興探索出創新模式。未來,校地雙方將持續深化合作,計劃年內開展3期技能進階培訓,開發“普通話+電商”線上課程,進一步拓展鄉村發展路徑,讓語言與技能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雙引擎”,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智慧與力量。
通信員:陳夢平 楊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