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苗醫瑰寶 踐醫者初心
——貴州大學醫學院學子赴多地開展苗醫藥傳承與健康服務實踐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發展民族醫藥”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中“民族醫藥保護傳承”專項任務及《貴州省苗醫藥發展條例》“推動苗醫藥進社區、進鄉村”的號召,2025年7月11日至17日,貴州大學醫學院15名學子組成黔苗醫研實踐隊,在指導老師王娟的帶領下,赴貴陽、凱里、貴安新區等地開展為期7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傳承苗醫藥文化、服務基層健康”為宗旨,深入鄉村、社區及文化場館,推動非遺文化振興與專業實踐融合,為苗醫藥的傳承與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圖為貴州大學醫學院黔苗醫研實踐隊進行實踐前培訓及舉行出征儀式)
尋根:探訪苗醫藥文化圣地,感悟千年智慧
實踐隊先后走進貴州中醫藥大學苗醫藥博物館、貴陽藥用植物園、黔東南州民族醫藥研究院及凱里苗侗醫藥文化街,通過實地考察與專家講解,系統學習苗醫藥的發展脈絡與文化內涵。從苗族創世史詩浮雕到當代苗藥百草園的蓬勃生機,從古籍文獻中的理論精髓到現代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隊員們深刻領悟了“千年苗醫,萬年苗藥”的深厚底蘊。
在何席呈、李小菊、孫玉麗等專家的細致講解下,隊員們通過觀摩藥材標本、體驗傳統技藝,深入理解了苗醫“天人合一”“萬物有靈”的診療哲學,以及非遺技藝在當代醫療健康中的獨特價值。此次文化溯源之旅,不僅讓隊員們觸摸到苗醫藥活態傳承的脈搏,更堅定了他們守護民族醫藥瑰寶的信念。

(圖為實踐隊員在貴州中醫藥大學苗醫藥博物館等地參觀學習、走訪調研)
惠民:健康服務進村社,苗醫技藝暖人心
實踐隊在貴安新區湖潮鄉磊莊村、花溪區同興山莊等地設立健康服務點,為村民和社區居民提供血壓、血糖檢測,慢性病防治知識普及等義診服務。針對檢測結果異常的群眾,隊員們結合宣傳手冊講解科學健康管理建議,并倡導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切實提升基層群眾的健康意識,提升基層健康素養。
(圖為實踐隊員在磊莊村、同興山莊為村民、社區居民提供義診服務)
同時,實踐隊開展“苗準健康”專題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系統了解群眾對苗醫藥的認知程度、使用體驗及文化認同,為苗醫藥的傳承與推廣提供寶貴的一線數據。此外,隊員們還運用苗醫特色技法,開展拍八虛、艾草錘療法體驗及八段錦養生教學,傳播“治未病”理念,幫助村民、社區居民緩解日常勞損,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
(圖為實踐隊員在磊莊村、車田村、同興山莊對村民、社區居民開展義診服務及健康科普)
協作:校際聯動傳非遺,童心筑夢健康行
在貴安新區湖潮鄉磊莊村機場小學,實踐隊與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青春逐夢”實踐隊攜手,共同開展苗醫藥文化宣傳活動。通過八段錦教學、“七步洗手法”專題活動、艾草錘制作體驗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兩校青年帶領小學生們近距離感受苗醫藥文化的魅力。活動最后,實踐隊還為支教志愿者和小學生們提供了血糖、血壓檢測服務,傳遞健康生活的科學理念。
此次跨校協作不僅拓寬了非遺文化傳播的路徑,更探索了多學科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模式,展現了青年學子在文化傳承與健康服務中的責任擔當。
(圖為實踐隊員在磊莊村機場小學與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青春逐夢”實踐隊共同開展科普系列活動)
傳承:融苗醫千年智慧,綻青春時代芳華
苗醫藥作為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醫藥寶庫中的璀璨明珠。隨著時代發展,苗醫藥正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只有揭開苗醫藥文化的神秘外紗,深入理解其文化底蘊與發展歷程,才能更好地挖掘其特色優勢,推動其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與創新。
從文化展館到苗嶺藥圃,從鄉間田野到社區院壩,從理論研習到實踐服務,黔苗醫研實踐隊將課堂所學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通過走訪調研、義診宣講等一系列實踐活動,隊員們不僅深刻感受到苗醫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也進一步認識到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現實需求。團隊指導老師王娟表示,本次活動是醫學院學子踐行“醫者仁心”的重要實踐,未來將持續推動苗醫藥文化與現代健康服務融合創新,讓這份穿越時空的生命智慧在青春的守護中生生不息,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貴大醫學院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在本次實踐活動中與當地群眾部分合影)供 圖:姚茂梁 孫舒婉瑜 陳 浩
撰 稿:陳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