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連南瑤族自治縣在拾月拾陸瑤族(非遺)文創園成功舉辦“百萬英才匯南粵·高校青年人才吹響‘百千萬工程’集結號”活動。作為 “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七彩陽光實踐團積極參與本次活動,團隊成員方小女、陽星月、蔣欣伶積極助力“非遺新聲”青年T臺秀,為瑤族文化傳承注入青春活力。
活動現場照片(蔣一嫻 攝)
活動伊始,團縣委書記鄧嬌瓏發表開場致辭,寄語青年讓連南文化走向更廣闊天地。她表示:“每當暑假來臨,看到一支支‘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來到連南,穿梭在百里瑤山之間,我就覺得連南真是一個好地方。我們連續兩年精心謀劃開展高校青年人才吹響‘百千萬工程’集結號系列活動,真誠服務青年成長成才。今晚,我們在這充滿詩意的文創園與瑤族文化面對面對話,希望青年朋友們全面、清晰、實感地了解連南的傳統文化,并借助你們的力量,讓優秀的民族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團隊助力非遺T臺秀,展現瑤族文化魅力作為活動的重要環節。“非遺新聲”青年T臺秀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七彩陽光實踐團的方小女、陽星月、蔣欣伶參與本次走秀,身著瑤族傳統服飾,與本地青年非遺傳承人共同演繹瑤繡、瑤銀等非遺技藝的現代魅力。團隊成員在排練期間團隊成員向非遺傳承人學習服飾文化內涵,力求在舞臺上精準呈現瑤族文化的獨特韻味。
在此次活動中團隊成員們身著瑤族傳統服飾,深刻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團隊成員陽星月動情地表示:"在T臺走秀換裝時,我得知身上這件瑤族服裝的主人在我這個年紀也曾穿過它。這種跨越時光的奇妙聯結,讓我真切觸摸到了文化傳承的溫度,仿佛與過去的年輕生命完成了一場無聲的對話。"
蔣欣伶則從藝術設計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藍白相間的扎染服飾格外精美,紋樣古樸卻充滿設計感,讓我真切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傳統瑤族服飾的獨特剪裁與T臺時尚氛圍的融合,讓我體會到非遺文化在當代的創新表達。這種新舊結合的方式,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方小女特別關注到服飾背后的工藝價值:"每件服裝都是一針一線手工制作的,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這些服飾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民族文化的生動載體。通過這次走秀,我們向大眾展示了傳統民族服飾的魅力,讓更多人了解到非遺文化的珍貴價值。”
活動合照(蔣一嫻 攝)
青年力量賦能鄉村振興,本次活動是連南瑤族自治縣落實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青年人才的參與,推動民族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作為'三下鄉'實踐團隊,七彩陽光實踐團不僅助力T臺秀,還通過開展"非遺+藝術"模式的公益第二課堂,以藝術教育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團隊通過實地教學、文化體驗等方式,讓當地青少年在藝術創作中感受非遺魅力,為連南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連南將繼續深化校地合作,吸引更多高校青年走進瑤鄉,為“百千萬工程”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共同書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