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南寧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情暖童心護成長,愛潤鄉土助振興”社會實踐團在天寶村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通過手工、鑒賞、團輔三大課程提升學生美學素養、呵護心理健康,并在物華村駐村第一書記黎敏帶領下前往物華村,圍繞青少年心理健康與鄉土文化保護開展調研。
一來到天寶村村委會議室,夏令營星火班的學生們就在老師的指引下開始了一堂趣味橫生的動物面具手工課。志愿者以“你喜歡的小動物”破冰,引出動物面具手工課。孩子們在卡紙上描形、裁剪、拼貼,不一會兒,憨態可掬的小熊、活潑可愛的小兔、威風凜凜的大老虎躍然眼前。戴上親手制作的面具,孩子們興奮合影,“我把最喜歡的動物‘戴’在臉上啦!”

隨后進行的《廣西地理里的美麗密碼》地理鑒賞課,志愿者借助AI航拍視頻帶孩子們俯瞰漓江、德天瀑布、龍脊梯田。“原來廣西這么美!”孩子們驚嘆連連,紛紛談起自己眼中的廣西是怎樣的。在拼圖環節,小組合作復原廣西地理景色。游戲結束,志愿者引導孩子們用一句話描述家鄉,孩子們不斷告訴著老師自己對家鄉廣西的看法。針對農村兒童常見的孤獨、焦慮情緒,實踐隊設計了以“在合作中成長”為主題的團輔游戲活動。同學們分成紅色隊、溶洞隊、西風騎士團和菜但愛玩小分隊四個小隊參與老師設計的游戲,在游戲中相互合作、累計積分,在共同游戲的過程感受到合作的樂趣。

上午實踐隊調研組在物華村駐村第一書記黎敏的帶領下在物華村開展調研活動。實踐隊員深入村民家中,向學生和家長發放心理健康問卷,了解村里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在與村民訪談的過程中,不少家長反映部分孩子存在因父母外出務工導致的孤獨感,還有些孩子在學業壓力下出現焦慮情緒。隨后實踐隊員來到村委與書記和駐村隊員們進行訪談,進一步了解村里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收集了寶貴的一手資料與意見反饋。訪談之余,調研組成員還主動幫忙整理了村委的報紙文件,優化了辦公環境,以實際行動展現了調研組的務實作風與對基層工作的支持。實踐隊在物華村還參觀了羅城邱氏祠堂,在黎書記的講解下,實踐隊員們了解到邱氏認祖歸宗的故事,感受到他們血脈傳承的氏族文化凝聚力。實踐隊員在記錄本上寫下:“保護鄉土文化,就是守護鄉村振興的根與魂。”


晚間,實踐隊在天寶村村委采訪了天寶村駐村第一書記巫福星,交流巫書記在駐村后的工作感受,并詢問書記對鄉村振興的感悟。在訪談中加深了實踐隊員對基層一線工作的認識,也讓隊員們對鄉村振興工作產生更深刻的感悟,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不是口號,而是千萬基層干部日夜兼程的腳印。

一堂堂美學課、一次次團輔游戲、一場場入戶訪談,把“以美育人、以心育心”的種子播進鄉村沃土,也把“知鄉、愛鄉、建鄉”的信念植入學子胸膛教科學子將持續深耕校地合作,讓專業智慧在田埂上拔節生長,讓教育溫度在阡陌間持續升騰,繪就產業興旺、文化繁盛、心靈豐盈的鄉村振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