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爾第一師十三團二中的報告廳內,胡楊精神的種子正悄然播撒。7 月 9 日,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 “胡楊魂鑄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社會實踐團在此開展的專題講座,以 “防校園霸凌” 和 “心理健康守護” 為核心,用胡楊的堅韌品格與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為孩子們的心靈成長注入溫暖力量。
實踐團成員深知,對于孩子們而言,抽象的道理遠不如具象的比喻來得直觀。他們緊扣胡楊 “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 的獨特屬性,從孩子們日常會遇到的問題入手。當聊到 “學習中遇到難題想放棄” 時,成員們這樣引導:“胡楊在沙漠里要面對烈日和風沙,可它沒有退縮,反而把根扎得更牢。學習中的困難就像風沙,你越是愿意花時間去攻克,就越能像胡楊一樣‘站穩腳跟’,慢慢變得強大。” 簡單又貼合的比喻,讓孩子們對 “堅持” 有了更深的理解。
“七彩心靈樹洞” 環節始終是孩子們最期待的部分。彩色的信箱里,裝著孩子們不愿輕易吐露的小心思。當抽到 “總被同學孤立,覺得自己不合群” 的紙條時,實踐團成員沒有直接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帶著孩子們看向窗外的胡楊:“你們看那些胡楊,有的長在路邊,有的長在角落,但它們都在努力生長。每個人的性格就像胡楊的形態,有的活潑,有的安靜,沒有好壞之分。試著主動和同學分享一個小秘密,或者一起玩個小游戲,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友誼。” 話語剛落,有孩子悄悄舉起手:“我可以主動和同桌分享我的漫畫書嗎?” 現場瞬間充滿了暖意。
針對校園里可能出現的沖突,實踐團設計的 “情緒紅綠燈” 情景模擬大受歡迎。“遇到有人故意推搡時,先停一停 —— 這是‘紅燈’,不馬上還手;再想一想 —— 這是‘黃燈’,對方為什么這么做,自己現在是什么情緒;最后好好說 —— 這是‘綠燈’,告訴對方‘你這樣我會生氣,請不要推我’。” 成員們一邊演示,一邊讓孩子們上臺模仿。四年級學生張同學模仿后說:“以前別人碰我東西,我會直接搶回來,現在知道要先像胡楊一樣‘穩住’,好好說話好像更有用。”
實踐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講座后,他們會整理孩子們在互動中的反饋,后續將開展 “一對一心理疏導”,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更細致的幫助;同時籌備 “抗挫折主題班會”,通過講述胡楊故事、分享個人經歷等方式,讓胡楊精神真正融入孩子們的成長。
從胡楊精神中汲取堅韌力量,在七彩互動里感受心靈關懷。這場專題活動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實用的心理調適方法,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 “勇敢面對、從容成長” 的種子,為他們的童年時光增添了一份堅實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