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爾第一師十三團二中的報告廳里,一場以 “胡楊精神” 為底色的心靈對話正在上演。7 月 9 日,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 “胡楊魂鑄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社會實踐團帶來的專題講座,圍繞 “防校園霸凌” 與 “心理健康守護” 兩大主題,用胡楊的堅韌品格為孩子們搭建起成長的 “心靈防線”。
實踐團成員深知,孩子們在成長中總會遇到各種 “小坎坷”。于是,他們以胡楊 “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 的頑強生命力為切入點,把抽象的精神轉化為孩子們能理解的成長智慧。當有孩子問 “學習總跟不上,覺得很挫敗” 時,成員們指著窗外的胡楊說:“胡楊能在沙漠里站穩腳跟,是因為它把根扎得很深很深。學習遇到困難就像胡楊遇到風沙,只要肯‘扎根’—— 多花時間鞏固知識、多向老師同學請教,就一定能慢慢克服。挫折不是絆腳石,而是讓我們更強大的養分。” 生動的比喻讓孩子們眼中的迷茫漸漸散去。
“七彩心靈樹洞” 環節成了孩子們釋放心聲的 “秘密基地”。一張張寫滿困惑的紙條被投入彩色信箱,實踐團成員小心翼翼地抽取、耐心解答。“朋友和別人玩了,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面對這樣的疑問,成員們沒有急于安慰,而是帶著孩子們觀察報告廳外形態各異的胡楊:“你看那棵胡楊長得高大,這棵卻長得舒展,它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生長,也都能在沙漠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朋友有新的玩伴,不代表不喜歡你呀,就像你也可以認識更多新朋友,每個人都能擁有多元的友誼。” 溫柔的話語像春雨般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現場的氣氛也變得格外溫暖。
校園里的小矛盾、小壓力,往往是影響孩子心情的 “隱形因素”。為此,實踐團設計了 “情緒紅綠燈” 情景模擬游戲,用簡單的步驟教孩子們管理情緒。“如果被同學起外號,先亮‘紅燈’—— 不沖動反駁;再亮‘黃燈’—— 想想對方是無心還是故意,自己的情緒是什么;最后亮‘綠燈’—— 可以說‘請不要這樣叫我,我會不舒服’。” 實踐團成員邊演示邊講解。五年級的李同學聽完后舉手說:“上次同桌搶我文具,我直接搶了回來,結果我們吵架了。要是早知道這個方法,我就不會那么做了,就像胡楊遇到風沙不會亂晃,先穩住自己才對。”
據了解,這場講座只是實踐團關愛行動的開始。接下來,他們會根據孩子們在講座中反饋的問題,針對性地開展 “一對一心理疏導”,讓有困惑的孩子得到更精準的幫助;還會組織 “抗挫折主題班會”,通過小組討論、故事分享等形式,讓胡楊精神融入日常學習生活。
用胡楊精神澆灌心靈,用七彩關懷守護成長。實踐團正以實際行動,讓堅韌與溫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為他們的童年添上一抹明亮而有力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