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8 日上午十時,十三團第二中學的操場上,一首激昂的《強軍戰歌》劃破天際,鏗鏘的節奏、有力的旋律在校園里久久回蕩。“胡楊魂鑄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團隊(簡稱 “胡楊魂團隊”)的成員們正帶領著該校學生逐句學唱,用紅色旋律搭建起一座連接童心與家國的橋梁,讓愛國強軍的理念在孩子們心中慢慢萌芽。
“大家知道嗎?這首歌里藏著無數軍人叔叔保衛國家的故事,每一句歌詞都是當代軍人對強軍夢的莊嚴宣告。” 團隊成員向景奕在教唱前,先給孩子們講起了歌曲背后的故事。從邊疆衛士在荒漠戈壁中默默戍守的日常,到強軍夢對于國家發展、人民安寧的重要意義,她用生動的語言將家國情懷融入講解中。
前奏響起的瞬間,原本還帶著些許活潑的孩子們立刻挺直了腰板。他們的眼神里,既有對新歌的好奇,更有對軍人故事的崇敬。雖然臉龐還帶著稚氣,但那份專注與認真卻格外動人。團隊成員們一邊示范演唱,一邊用手勢標注節奏重音,耐心地糾正發音和節拍。起初,孩子們還有些羞澀,只是小聲跟唱;漸漸地,他們被歌曲的力量感染,紛紛舉起小手打著節拍,放聲高歌。稚嫩的嗓音里,慢慢注入了堅定的力量。當唱到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強軍召喚在前方” 這句時,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舉起右手,行了一個標準的少先隊禮,童真的臉龐上寫滿了對軍人的敬意和對祖國的熱愛。
“老師,我現在知道了,‘強軍目標’就是要讓祖國變得更安全,讓我們能安心學習、快樂長大!” 六年級學生王梓涵舉著手中的歌詞單,認真地說,“等我長大了,也要像軍人叔叔一樣保家衛國!” 這樸素又真摯的話語,正是此次活動最動人的收獲。
胡楊魂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教唱活動以音樂為載體,將抽象的愛國主義情懷轉化為孩子們能親身參與的歌唱體驗,讓紅色教育變得可感可觸。未來,團隊將繼續以 “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甘于奉獻” 的胡楊精神為指引,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繪圖畫等更多元的形式,讓紅色基因融入孩子們的成長過程,讓強軍夢的種子在歌聲里、在陪伴中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