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 “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的理念真正融入學生日常,“胡楊魂鑄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實踐團在主題講座及配套活動后,還聯合一師十三團二中設計了系列長效實踐計劃,將紅色教育從 “一時觸動” 轉化為 “長久行動”。
實踐團成員與該校德育教師共同梳理了 “七七事變” 相關歷史資料,篩選出適合學生理解的內容,協助學校打造了 “抗戰英雄故事角”。故事角設置在校園圖書館一角,陳列著佟麟閣、趙登禹等抗戰將領的傳記繪本、“七七事變” 歷史連環畫等讀物,實踐團成員還利用課余時間輪流擔任 “故事講解員”,每周為學生講述一則英雄故事。剛參與過講解的實踐團成員說:“當看到學生們睜著眼睛認真傾聽的樣子,就知道這些故事正在他們心里種下愛國的種子。”
此外,結合 “七彩光暖童心巢” 的實踐主題,團隊還發起了 “青春接力・守護和平” 公益行動。學生們以班級為單位,將從講座中感悟到的和平理念、從英雄故事中汲取的精神力量,通過繪畫、手抄報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些作品將由實踐團整理后,在校園文化墻進行展出,既讓學生們有機會展示學習成果,也讓紅色文化成為校園環境的一部分。
一師十三團二中德育處李國偉主任對系列活動給予高度認可:“實踐團帶來的不僅是一次講座,更是一套完整的紅色教育方案。從知識講解到情感共鳴,再到實踐轉化,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理解了‘愛國’不是口號,而是具體的行動。”
實踐團負責人殷睿表示,胡楊能在荒漠中扎根生長,靠的是堅韌的根系;青年能在時代中擔當使命,靠的是精神的滋養。此次在一師十三團二中的系列活動,正是希望以 “七七事變” 歷史為根系,讓愛國精神像胡楊一樣,在青少年心中扎下深根。未來,團隊將繼續以 “胡楊魂” 為指引,把紅色教育做得更有溫度、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