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陽光灑滿十三團第二中學的操場,一首激昂雄壯的《強軍戰歌》在此間回蕩,劃破天際。“胡楊魂鑄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團隊的志愿者們正帶領著該校學生逐句學唱,用紅色旋律搭建起一座連接童心與家國情懷的橋梁,讓愛國強軍的理念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播撒。
“同學們,這首歌里藏著無數軍人叔叔守護祖國邊疆的故事,每一句歌詞都是他們對強軍夢的莊嚴承諾。” 團隊成員向景奕的話語,讓孩子們對歌曲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唱過程中,志愿者們不僅耐心糾正音準、強調節奏重音,更結合邊疆衛士的戍守經歷,向孩子們講述 “強軍夢” 對于國家安寧的重要意義。
前奏響起的瞬間,原本活潑好動的孩子們紛紛挺直了腰板,眼神中充滿了對軍人的崇敬與對歌曲的好奇。從最初跟著旋律小聲哼唱,到后來舉起小手打著節拍放聲高歌,孩子們的嗓音雖稚嫩,卻逐漸透出堅定的力量。當唱到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強軍召喚在前方” 時,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舉起右手,敬起了標準的少先隊禮,一張張童真的臉龐上寫滿了認真與莊重。
“老師,‘強軍目標’是不是就是讓我們的祖國不被欺負?我長大了也要像軍人叔叔一樣保護國家!” 六年級學生王梓涵舉著手中的歌詞單,眼神堅定地問道。這句樸素的話語,道出了活動最真摯的教育成果。
據團隊負責人介紹,此次教唱活動以《強軍戰歌》為載體,將抽象的愛國主義教育轉化為生動可感的音樂體驗,讓孩子們在歌聲中觸摸紅色歷史、感悟強軍精神。未來,團隊將繼續秉持 “胡楊精神”,通過故事會、紅色情景劇等更多元的形式,讓紅色基因融入孩子們的成長歷程,讓強軍夢的種子在歌聲與實踐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