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尼斯說:“我的焦慮是荒山上的一束火花,我的愛是一座綠色的燈塔。”將這句話摘抄下來之時,窗外的山影在月光下起伏,周遭的一切都很安靜,唯有這書頁間的文字,仍在灼傷我的內心。
總是在每一個特的時間節點,被焦慮裹挾,日歷上的數字變化敲擊著我的心,帶著假期的余溫,推著我邁向新的人生情境。手機屏幕在深夜里亮起幽藍的光,待辦事項清單在云文檔里留存,像一串串未解開的密碼,鎖住了本該輕盈的時光。我開始焦躁不安。
那些還未到來的時刻,已經在腦海中反復預演,像一部無法按下暫停鍵的電影。我總是習慣性地為未來編織最壞的劇本,卻忘了生活本就不會完全按照劇本上演。
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讓明天的焦慮雨,淋濕今天的自己。其實焦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地是我總是拿放大鏡看。我越是懼怕它,越會被它緊緊纏繞。
焦慮也不是突然出現的,它就像一顆種子,躲藏在心底,隨著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對自我的懷疑、對生活的過度期待,悄然發芽,最終長成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而我清晰地知道,我不能被這片森林困住。
此刻,我望向窗外,遠處高架橋上的車燈仍在流動,光亮切割著夜的沉寂。那些光與影的交錯,仿佛是時間在無聲地流淌,將我從混沌的思緒中緩緩拉回。
我的內心在這深夜里燃起火光,點亮那些未知的夢境,沿著記憶的脈絡,漸漸撫平我焦躁的內心。
其實,那些在深夜里吞噬我們的不安、在白日里困擾我們的憂慮,不過是生命在提醒我們:你還在努力地活著,還在努力地思考。
光從來就不是黑暗的反義詞,而是穿透黑暗的千萬次抵達。我們不應懼怕焦慮,也不應逃離焦慮,而是在它的火焰中,煅燒出更耀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