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引領下,風力發電正成為鄉村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風啟新能調研團隊深入鄉村一線,于7月16、17日來到了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南部山區,探究風電產業如何以“綠色動能”激活縣域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可持續動力。
7月16號下午,團隊成員赴中廣核安丘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與當地工作人員進行了一系列訪談,訪談發現該公司風力發電項目發電穩定,為鄉村經濟發展帶來了許多積極影響。在直接經濟收益方面,周邊鄉村的土地租賃費用、臨時務工收入以及材料采購費收益明顯。風電建設為周邊鄉村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以安保、保潔為主),在建設和投入資金的同時對周邊小商戶的生意帶動作用較大,對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結構都有促進作用。在基建升級方面,企業投入數百萬采購本地服務,同步推動道路、電網、通信等設施改善,惠及周邊多個村落。企業在綠色賦能方面通過科普活動、非遺文化扶持及年減碳10萬噸的環保效益,實現了經濟與生態雙贏。
7月17號,團隊成員前往郚山鎮鎮政府進行訪談,在訪談中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在當地鄉村能源經濟發展進程中,風力發電正成為重要驅動力。山區的店子村,雖暫未布局風電項目,但從趨勢看,風電若落地,有望為其傳統農業、養殖業注入新活力,創造務工崗位,拓寬經濟路徑。平原上的魯家哨村,已建成風電項目,國企參與讓其經濟煥發新機,不僅顯著帶動村民收入增長,本地就業、配套產業(如設備維護 )、農產品銷售均受積極影響,道路、電力等基建也得以改善,實實在在通過風電實現產業聯動、增收致富,彰顯風電賦能鄉村經濟的強大潛力,為鄉村發展開辟新賽道。
隨后,為進一步了解風力發電對村莊的經濟賦能作用,團隊成員來到了魯家哨村,訪談調查了部分村民。經過訪談得知,風力發電給鄉村帶來積極變化,在經濟上,提升村民經濟收益,提供就業崗位且工資可觀,村集體收入也有增加,如修廣場、發福利等。生活里,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改善,如道路更加平坦、電力設施等變好,且對村民種地、放牧等日常影響小。總的來說,村民普遍認可風力發電價值。村民也期待企業和政府提供更多就業、完善公共設施、給予分紅補貼,推動鄉村借風電更好發展,助力鄉村經濟與生活雙提升。
通過此次調研,團隊成員收獲頗豐,對風力發電的現狀與困境,風力發電對鄉村經濟的轉型促進作用以及村民生產生活受風力發電的影響都有了全新的認識,為后續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