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tài) 計控學院】以童心探世界,用巧手護地球7月26日清晨,“編譯未來”實踐隊的志愿者們帶著四節(jié)精心設(shè)計的課程,在和萬家志愿服務中心為孩子們編織了一場融合藝術(shù)、科學、邏輯與責任感的探索之旅。在這里,稚嫩的筆觸將勾勒地球的未來,代碼將編織環(huán)保的夢想,而思維的閃光將點亮創(chuàng)造的火花。
孫胤哲展開一幅衛(wèi)星拍攝的藍色星球影像,孩子們發(fā)出驚嘆的輕呼。“看,這是我們的家。”他指著亞馬遜雨林與珊瑚礁的圖片輕聲說,“可她現(xiàn)在生病了。”當屏幕上出現(xiàn)被石油覆蓋的海鳥時,一個小女孩攥緊了手里的綠色蠟筆。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一個小男孩在畫布中央描出流淚的地球,四周環(huán)繞著高舉太陽能板的兒童方陣;而一位害羞的小女孩則用棉簽蘸取藍色水彩,暈染出冰川融化時水滴墜落的軌跡。孫毅哲蹲在她身邊問:“這顆水珠會去哪里呢?”她指著畫角落的小樹苗:“它要去澆灌新生命。”
趙曼羽的實驗臺瞬間成為魔法城堡。當檸檬汁密信在酒精燈烘烤下浮現(xiàn)“保護地球”字樣時,孩子們像發(fā)現(xiàn)藏寶圖般簇擁上前。“老師!字是糖變的嗎?”扎羊角辮的小女孩急切追問。而“法老之蛇”實驗引爆全場尖叫——混合了小蘇打的白糖在火焰中扭動著膨起,形成覆蓋著彩虹色結(jié)晶的黑色巨蛇。一位膽大的男孩用鑷子輕觸蛇身:“像烤焦的棉花糖!”趙曼宇趁機展開糖分子結(jié)構(gòu)圖:“碳原子們牽著手,把二氧化碳困在身體里跳舞呢。”課后,每個孩子領(lǐng)到密封的維C溶液瓶,如同握住了開啟科學之門的秘鑰。
編程教室回響著此起彼伏的音效聲。志愿者王科琇握著一位男孩的手拖動指令模塊:“讓熊貓每撿起塑料瓶,就播放泉水叮咚聲好嗎?”當虛擬森林因收集垃圾逐漸由灰轉(zhuǎn)綠時,小男孩突然跳起來:“我的熊貓拯救了整片竹林!”另一側(cè),一位文靜的女孩正調(diào)試她的“海洋護衛(wèi)隊”程序:點擊污染源會出現(xiàn)環(huán)保知識彈窗。她認真解釋:“鯨魚吞塑料會死掉,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鍵盤敲擊聲中,科技與人文的種子悄然萌芽。
“為什么戴領(lǐng)結(jié)的女人在說謊?”張家愷拋出問題后,孩子們像偵探般展開激烈辯論。一位活潑的小男孩突然拍桌:“背影看不到前胸!就像媽媽背后看不到我的鬼臉!”哄堂大笑中,邏輯的堅冰被童趣融化。Emoji猜詞環(huán)節(jié)更現(xiàn)神解讀:面對“����������”,孩子們異口同聲喊出“眾志成城”,當張家愷揭示答案是“人山人海”時,穿條紋衫的男孩大喊:“我們說的更酷!”案例分析的紙條在小組間飛速傳遞,有個小組甚至用橡皮泥捏出電風扇藏郵票的模型。
夕陽將教室染成蜜糖色。孩子們高舉作品合影——畫紙上的綠洲、編程界面跳動的熊貓、寫滿推理筆記的"偵探手冊"。離場時,一個小男孩突然跑回講臺,將科學課做的“法老之蛇”標本鄭重交給志愿者:“請幫我保存它,等我當上科學家再改進!”
萬家中心的燈光次第亮起,志愿者整理著散落的畫稿。有張畫背面寫著稚嫩的字跡:“今天我知道,拯救地球不需要超能力。我的蠟筆、我的代碼、我不停思考的小腦袋,都是最厲害的武器。”這或許正是教育的真諦:在心靈最柔軟的土壤埋下種子,終有一天,它們會破土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