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宣講潤邊疆 紅色精神薪火傳
為深入學習貫徹“兩彈一星”精神,推動核工業知識普及與紅色文化傳播,7月6日,“凝‘核’聚力,薪火相傳”兩彈一星精神志愿服務宣講團走進新疆阿克蘇市,在努爾巴格社區、友誼社區、街道辦及紅領巾小課堂開展有關“兩彈一星”主題實踐活動。團隊通過分眾化宣講、沉浸式體驗、互動式教學等多元形式,將“兩彈一星”精神、核工業發展成就與“雙碳”目標深度融合。
圖 1 在阿克蘇市努爾巴格社區合照
實踐團隊精準把握不同受眾需求,為居民與青少年定制差異化宣講內容。在努爾巴格社區,團隊成員以“鈾的三生三世”為敘事主線,用生活化的比喻揭開核燃料的神秘面紗。配合《東方巨響》紀錄片中原子彈爆炸的震撼畫面,生動的講解讓居民們對核電從“談核色變”轉為“知核善用”。
圖 2 在阿克蘇市多浪片區努爾巴格社區居民活動中心給居民宣講
在友誼社區紅領巾小課堂,團隊則以“科學啟蒙+精神傳承”為核心,用動畫短片解讀“人造太陽”的原理。通過“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鄧稼先的小故事,將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心中。
圖 3 在阿克蘇市友誼社區帶領青少年學習制作火箭
為讓青少年更深入理解“兩彈一星”精神,在紅領巾小課堂的“畫說兩彈一星”環節,孩子們拿起畫筆,將心中的紅色記憶與科學夢想盡情揮灑:有的描繪戈壁灘上升起的蘑菇云,有的勾勒火箭直沖云霄的軌跡,有的則刻畫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鉆研的場景。
圖 4 在阿克蘇市友誼社區展示繪畫作品
折紙課堂上,團隊成員手把手教孩子們折“和平鴿”與“長征火箭”,孩子們舉著自己折的“火箭”互相展示,活動室里充滿歡聲笑語。在成果展示環節,50余幅繪畫作品與折紙手工作品整齊陳列,青少年們化身“小小講解員”,講述自己作品中的紅色故事,稚嫩的聲音里滿是對科學的向往與對祖國的熱愛。
圖 5 在阿克蘇市努爾巴格社區展示折紙作品
團隊還帶來了精心制作的文創產品,涵蓋印有“兩彈一星”歷史瞬間的書簽、“華龍一號”圖案的徽章、核科普知識手冊、科學家名言明信片等12類文創,累計發放200余件。
圖 6 在阿克蘇市努努爾巴格社區展示文創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使“兩彈一星”精神的種子在邊疆社區扎根,實踐隊員們用專業知識架起橋梁,用青春熱情點燃傳承之火,讓艱苦奮斗的底色更鮮明,讓自主創新的信念更堅定。未來,這份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將繼續激勵更多青年以理想為帆、以實干為槳,在科技報國與文化傳承的道路上續寫新的青春篇章,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永遠熠熠生輝。
文/付仕蓮 董桐多 攝/陳明亮 賀楗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