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常工院晨昏里的溫柔,是我四年的獨家記憶
清晨六點半的常州工學院,總被第一縷陽光揉碎了睡意。穿過薄霧走向教學樓時,會遇見操場上晨跑的同學,耳機里的節奏與腳步聲合拍;路過一食堂,剛蒸好的包子冒著熱氣,豆漿甜香裹著微風鉆進鼻腔,排隊時和同學嘮兩句“今天高數課要占前排”,平凡的早晨便有了鮮活的底色。
午后沒課的時光,最愛泡在圖書館三樓的靠窗座位。陽光透過玻璃落在書頁上,偶爾抬頭能看見樓下草坪上曬太陽的貓咪,或是抱著書本匆匆走過的學長學姐。傍晚的沁湖是一天中最熱鬧的地方,滑板社團的少年們在湖邊耍著花樣,吉他社的歌聲混著晚風飄遠,情侶們并肩散步,連落日都好像為這一幕放慢了下沉的速度。
期末周的深夜,教學樓的燈總亮到很晚。和室友在自習室刷題,累了就去走廊盡頭的販賣機買瓶可樂,碰瓶時的“叮”聲是疲憊里的小確幸。偶爾抬頭望向窗外,宿舍區的點點燈光像星星落了地,忽然就明白,常工院的生活不是轟轟烈烈的劇情,而是這些藏在晨昏里的細碎溫暖,拼湊成了最難忘的青春。
校園生活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