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工院“解鎖”技能:我的大學生活不止上課和考試
剛入學時,我以為常州工學院的生活只有“上課-刷題-考試”的循環,直到偶然報了學校的“新媒體運營實訓營”,才發現這里藏著無數種成長的可能。第一次跟著學姐學拍校園Vlog,拿著相機在沁湖邊蹲了一下午,只為捕捉落日灑在湖面上的光斑;第一次嘗試寫推文,改了五版標題才通過審核,當看到自己的文章發布在學校官微上,那種成就感比考了高分還激動。
除了技能提升,社團活動更讓我找到了“同頻伙伴”。作為漢服社的一員,我們曾在學校的文化節上策劃“古風市集”,從設計攤位到排練古典舞,一群人熬夜準備道具,手忙腳亂卻樂在其中。活動當天,穿著漢服的同學們穿梭在攤位間,書法、剪紙、茶藝展示吸引了大批師生,連路過的老師都忍不住拿起手機拍照,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最難忘的是去年夏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我們跟著老師去常州周邊的鄉村調研。白天頂著烈日走訪農戶,記錄鄉村振興的故事;晚上在村委會的會議室里整理數據,蚊蟲嗡嗡作響也沒人抱怨。當我們把調研成果做成報告,得到當地干部的認可時,突然懂得:常工院教給我的不只是課本知識,更是“把所學用在實處”的能力。在這里,每一次嘗試都是解鎖新技能的機會,每一段經歷都在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校園生活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