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樹下
梧桐樹下
校園東南角有一棵老梧桐,據(jù)說已站立百年。它的樹干粗壯如柱,樹皮斑駁如史書,枝葉展開能遮住半個籃球場。每年新生入學,總愛在樹下合影,而畢業(yè)生離去前,也會來此告別。
有個少年尤其鐘情于此樹。每日清晨,他必來樹下讀書,午后則在樹蔭下小憩。他羨慕梧桐的巍然不動,羨慕它歷經(jīng)風雨卻枝葉繁茂。
“我若能像你一樣該多好。”某日他撫著樹干喃喃自語,“永遠扎根一處,不必為前途憂慮。”
梧桐不語,只灑下一片涼蔭。
四年倏忽而過。畢業(yè)前夜,少年又來樹下告別。月光如水,他忽然發(fā)現(xiàn)樹干背面有道極深的裂痕,幾乎將樹分成兩半。
“這是......”他驚訝地撫摸那道傷疤。
守夜的老校工聞聲而來:“三十年前的雷擊留下的。我們都以為它活不成了。”
“可它現(xiàn)在比任何樹都茂盛。”
老人笑了:“樹與人不同。樹的傷口會變成紋理,年年生長,歲歲包容,最后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你看——”他指向枝椏間,“最粗壯的樹枝,往往是從最深的傷痕處長出來的。”
少年仰頭望去,只見裂痕處生出的枝干果然格外粗壯,綠葉濃密如云。夜風拂過,葉片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所有創(chuàng)傷終將化作年輪的故事。
那夜少年在樹下坐了很久。離校時他帶走的不是遺憾,而是一片梧桐葉——葉脈如掌紋,邊緣略有缺損,卻依然完整地承接住了所有晨光。
后來他明白:完美不是無傷,而是讓每個傷口都長出新的枝椏。
哲理故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