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里的“時光郵差”
整理書桌時,從舊課本里掉出一張泛黃的便簽,上面是去年秋天圖書館自習時,鄰座同學留給我的:“同學,你落在桌上的筆,我放在你書旁啦。”字跡歪歪扭扭,末尾還畫了個小太陽。看著這張便簽,那些散落在校園里的、帶著溫度的小事,突然就清晰起來。
第一次和這張便簽的主人“相遇”,其實沒看清她的樣子。那天我趕去上課,慌慌張張把筆落在了自習桌,等下課回來找時,只看到這張壓在書下的便簽。后來每次去那個自習位,我都會下意識多帶一支筆,想著說不定能幫到像我一樣馬虎的人。直到上個月,我看到一個女生在翻找東西,便把備用筆遞了過去,她驚喜地說:“太謝謝啦!我上次也忘帶筆,還好有人留了一張便簽給我。”原來這份小小的善意,早就悄悄傳遞開了。
除了這張便簽,我的抽屜里還藏著很多“時光小物件”:有食堂阿姨多給的一顆茶葉蛋,用干凈的油紙包著,我舍不得吃,帶回宿舍和室友分了;有下雨天陌生同學共撐的一把傘,我們并肩走了一段路,她把傘塞給我,自己跑進了雨里;還有社團招新時,學姐送的一枚小徽章,上面刻著“慢慢來,會更好”,現在我把它別在了書包上。
這些物件都很普通,卻像一個個“時光郵差”,替我保存著校園里的溫暖。就像上周,我在教學樓門口看到一個男生抱著一堆資料,差點撞到臺階,我伸手扶了他一把。他連聲道謝,還從資料袋里拿出一顆糖遞給我:“這個超甜,謝謝你!”我把糖放進嘴里,甜味從舌尖漫到心里——原來善意從來不是單向的,你送出一點溫暖,總會在不經意間收到回應。
現在走在校園里,我總喜歡留意這些“小瞬間”:是早餐店老板多給的一勺咸菜,是自習室里同學幫忙占的座位,是路上遇到的貓咪蹭了蹭我的褲腳。這些小事不像考試成績、競賽證書那樣耀眼,卻讓校園生活變得格外柔軟。
或許這就是校園時光的特別之處吧——我們在這里學習知識,也在這里收獲善意。那些藏在日子里的“時光郵差”,帶著一份份溫暖,把平凡的日子,釀成了值得回憶的甜。
散文隨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