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點的鈴聲剛過,我抱著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往宿舍走。夕陽把教學樓的影子拉得很長,落在鋪滿銀杏葉的小路上,踩上去沙沙作響,像給這段路配了首溫柔的背景音。
路過食堂門口的糖水鋪時,老板娘笑著朝我招手:“還是要芋圓西米露?”我點點頭,看著她熟練地舀起晶瑩的芋圓,再澆上一勺溫熱的椰奶。大一剛來時,我總在趕課的清晨來買一杯豆?jié){,后來發(fā)現(xiàn)傍晚的糖水更讓人安心——捧著溫熱的杯子,看著來往的同學說說笑笑,一天的疲憊好像都被這甜意融化了。
走到宿舍樓下,發(fā)現(xiàn)宿管阿姨正蹲在花壇邊,給她種的多肉澆水。她的老花鏡滑到了鼻尖,手指輕輕拂過多肉的葉片,嘴里還念叨著:“今天太陽好,多喝點水。”我想起上次下雨,阿姨把我的被子從陽臺收進來,疊得整整齊齊放在傳達室;想起熬夜趕論文的凌晨,她還在樓道里輕輕巡視,替忘記關(guān)燈的宿舍順手把燈關(guān)掉。這些細碎的小事,像藏在日子里的小星光,不顯眼,卻足夠溫暖。
回到宿舍,室友正對著鏡子試新織的圍巾。毛線是淡淡的米白色,針腳算不上特別整齊,她卻笑得很開心:“織了兩周才完成,下周降溫就能戴啦!”我放下書,坐在她旁邊,看著她手里的毛線團慢慢變小,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下來,路燈一盞盞亮起,把宿舍照得暖融融的。我們沒怎么說話,卻覺得這樣的時光很舒服——不用趕進度,不用想任務,只是安靜地陪著彼此。
睡前翻了幾頁借來的書,看到書里夾著一張舊書簽,是上一個借書的同學留下的,上面寫著:“希望你也喜歡這個故事。”忽然覺得,校園里的時光就像這些“慢鏡頭”:是傍晚的糖水、阿姨的多肉、室友的圍巾,也是書里偶然發(fā)現(xiàn)的書簽、路上陌生人的微笑。這些不慌不忙的瞬間,拼湊成了最珍貴的校園記憶。
明天還是會有早八的課,還是要趕沒寫完的論文,可只要想起這些“慢鏡頭”,就覺得日子很有盼頭。原來最美好的校園時光,不是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這些藏在平凡里的小溫柔,在不經(jīng)意間,就把心填得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