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廣東省教育廳“研習南粵”2025年大學生暑期教育實踐活動號召,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學院同心共“語”,愛心護航社會實踐調研團前往潮州,沿著總書記的“文化足跡”,感受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廣濟橋作為此次實踐的重要站點,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這座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的古橋,融合了梁橋、浮橋、拱橋的建筑智慧,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格局更是彰顯了古代工匠的非凡創造力。實踐團隊沿著總書記的視察足跡,在當地老鄉的細致講解下,探尋古橋的每一處歷史印記。從橋墩的建造工藝到歷代修繕的故事,從“湘橋春漲”的詩意景致到作為交通要道的重要地位,同學們認真聆聽,不時駐足沉思,深刻感受著這座古橋所見證的潮州興衰與文化積淀。

(參觀廣濟橋)
走出廣濟橋,實踐團隊踏入潮州古城,開啟了非遺文化的探尋之旅。古城內,潮繡的精美針法、潮瓷的瑩潤光澤、潮雕的精湛技藝、潮劇的婉轉唱腔以及工夫茶的醇厚韻味,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潮州文化畫卷。隨后同學們走進潮湟茶館,舞臺上正在展演英歌舞特色文化活動,舞者們身著五彩斑斕的戲服,頭戴威武的英歌帽,手持短劍,邁著矯健的步伐,在舞臺上踏出有力的節奏。同學們近距離沉浸式感受著“中華戰舞”帶來的震撼和無窮魅力。在與英歌舞表演者的交流中,大家了解到目前非遺英歌的傳承現狀,值得一提的是,在表演者中有一名9歲的男生,自幼學習英歌舞,在舞臺上他與成人舞者們同臺共舞也絲毫不怯場,充分展現了英歌舞的強大感染力與跨代傳承的魅力。

(采訪英歌舞表演者)
活動中,同學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一邊深入體驗文化,一邊用鏡頭記錄下所見所聞。他們拍攝的視頻不僅包含廣濟橋的壯美、古城的韻味、非遺的魅力,還融入了自己的感悟與思考。同學們表示,希望通過這些視頻,用外語講好潮州故事、嶺南故事,讓更多國際友人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此次 “研習南粵” 2025年大學生暑期教育實踐活動,讓外語學院的同學們深刻領略了嶺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努力學習和傳承南粵文脈,結合時代特點進行創新,積極向外界傳播嶺南文化,讓古老的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作者(曹嘉敏 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