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化學院的實驗室,大多數時間你都會看到一位沉穩帥氣的大男孩,他就是自動化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1501班的學生——張翀,2017-2018年度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獲得者。
專注認真,樂于助人
“第一次見張翀學長是在智能系的實驗室里,感覺他是一個很嚴肅,又很認真的人。”這是智能科學與技術1602班汪承昊同學對張翀的第一印象。他說張翀白天基本都待在實驗室里,晚上熄燈了才回宿舍,他很欽佩張翀專注認真的學習態度,想多向他學習。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張翀為人熱情,樂于助人。每逢比賽前夕,他都會為低年級同學耐心講解機器人有關知識和比賽流程。參賽時,他和隊友明確分工,團結協作,遇到困難時群策群力,問題總能迎刃而解。學習之余,他還經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在得知自己獲得國家獎學金時,張翀表示自己既開心,又驚訝。他認為學校和學院有很多優秀的同學,能夠得到國家獎學金是對他大學生活努力奮斗的一種認可,更是一種督促。他告誡自己不能停滯不前,必須更加努力,才能對得起這份榮譽,不辜負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期望。
厚積薄發,成績斐然
成為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張翀經歷了一個不斷努力,突破自我的成長過程。剛進入大學時,他就定下目標:學好專業知識,爭取獲得保研資格,繼續深造。定好目標后,張翀就開始了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的奮斗過程。
大學一年級張翀就申請進入了智能科學與技術系的視覺與學習實驗室,學習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三年多的堅持與專注,讓他在專業學習研究中逐漸嶄露頭角。2018年他在陳雯柏老師指導下,開展零樣本圖像分類研究,并以第二學生作者身份在第二屆亞洲人工智能技術國際會議(The2ndAsianConferenceonArtificialIntelligenceTechnology,ACAIT2018)上發表論文《一種改進的零樣本圖像分類方法》(AMethodforImprovingZero-shotImageClassification)。同年1月,他加入北京大學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為一名研究實習生。在實驗室期間,參與英偉達智慧城市挑戰賽(NVIDIAAICITYCHALLENGE)車輛異常檢測項目,負責圖像去抖與背景提取工作。并在學院老師與北京大學老師共同輔導下,通過扎實研究,最終在2018IEEE第四屆多媒體大數據國際會議(2018IEEE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ultimediaBigData,BigMM2018)發表論文《實現高效的同步檢測和分割》(TowardEfficientSimultaneousDetectionandSegmentation)。此后,在北京大學田永鴻教授的推薦下,他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呂教授(Prof.Lu)合作完成了基于弱監督學習的目標檢測研究。
截止2018年9月,張翀先后榮獲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國家勵志獎學金兩次、學習優秀二等獎學金兩次、科技創新一等獎學金一次、科技創新二等獎學金兩次、社會貢獻獎學金一次;兩次榮獲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校級“三好學生”;2016年參加全國大學生智能設計競賽獲全國二等獎、華為專項獎;2017年參加全國機器人錦標賽獲全國冠軍三項(長跑、短跑、舉重)、亞軍兩項(自主避障導航路徑規劃、點球)、季軍一項;同年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獲北京賽區二等獎。
不忘初心,心懷感恩
張翀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深知自己責任重大,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身先士卒,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學一年級加入校學生會辦公室工作,三年來,他秉承踏實、用心的態度,盡心盡力為老師和同學服務;來自農村的他,深知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生活中,他勤儉節約,勤工儉學,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家庭的負擔。
張翀是一個心懷感恩的人。他想要感謝的人很多:從大一開始,就在實驗室一直輔導他的劉瓊老師,給予他很多幫助。自動化學院的陳雯柏老師,為他提供了很多參賽和實踐的機會,并一直用心輔導。還有李宗賢、黃志鋮兩位學長在保研路上一直給他鼓勵和幫助。還有他的同學們,陪伴他大學四年的成長。
最終張翀成功保送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他說:人各有長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他只是在科研學習的路上比別人走的快了一點。讓我們用最誠摯的祝福祝愿張翀能夠早日實現他的理想,為母校爭光,為家鄉爭光,為國家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