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默默耕耘是李國成老師30多年教學生涯的寫照,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牢記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他的信條,愛自己的學生、無私奉獻、精益求精是他人生的追求。正是這樣的信念和追求,32年來,他始終堅持教學一線,腳踏實地、銳意進取,教書育人,潛心科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上過李國成課的學生都記得那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在多媒體教學普遍運用的今天,李國成老師始終堅持粉筆板書授課。規范、漂亮的板書為他圈粉無數,引起同行和學生的驚嘆。他說:“其實,運用多媒體教學還是粉筆板書并不是重點,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聽懂課,上課效果好。”李國成說。整潔優美的粉筆板書折射的是李國成教授對待教學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態度。在他看來,數學課邏輯思維非常嚴密,與多媒體相比,手寫板書的形式更注重數學知識體系的連貫性,更能及時知道學生不懂的地方,方便及時補充修改。不光是粉筆板書,多年來他還保持手寫教案、修改教案的習慣。
多年來,李國成承擔了理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多門專業基礎課和學位課,這些課程量大、難學。例如,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和統計專業的《專業基礎數學分析》,該門課程256學時,持續三個學期教學,內容多,學生學習困難大,四個班授課學生容量大,但李老師承擔這門課一上就是十六年,從沒怨言。研究生的《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課程是學位課,也是一門非常難學的課程,從第一屆研究生開始他就一直承擔這門課。教學過程中,李老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認真鉆研,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真正做到了敬畏課堂,尊重學生,課大于天。對授課內容的背景、邏輯、處理、連接、例題選取、錯誤修正,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水平、接受能力,尋找恰當的處理方式,每次課前都將授課內容在腦海里過一遍,珍惜授課的每一分鐘。課后,李老師對作業全批全改,每周為學生答疑,不管平時多忙,他都通過手機微信為學生答疑。
李國成老師還是我校為數不多的“教授班主任”,他說:“一名好的班主任,得到同學們的信任至關重要!”從信計1501班入學伊始,李老師就和每個同學談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麻煩,給出建議,解決困難。中秋節到來,李國成擔心新入學的孩子們思念家鄉,專門為同學們買了月餅,讓同學們感受到在信息科大依然有著牽掛和溫暖。
雖然教學科研非常忙碌,李國成卻積極參加班集體的活動——管梓煊同學參加學校歌手大賽,從預賽開始他就去給孩子助威,也號召大家去加油。年級間籃球比賽、班級拔河比賽李老師一場都不落。學院組織一周兩次的晚自習,李老師場場都到。他自豪地說:“我是咱們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是的,他是孩子們不可或缺的朋友和長輩,同學們親切地稱他“李爸”。他所帶的信計1501班多次獲評校級“優秀班集體”和“優秀團支部”。
李國成老師長期堅持在科研第一線,他長期從事神經網絡優化計算理論、微分包含理論與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和參加了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2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15篇被SCI檢索,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神經網絡領域TOP雜志“NeuralNetworks”發表論文2篇,國內頂級學術期刊“中國科學”上發表論文2篇。李老師還承擔著基礎數學、計算數學和概率與數理統計碩士點的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工作。在學院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工作中,李老師也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師德養成、教學科研能力的提升上給青年教師予良好的指導和榜樣示范。
細雨無聲勝有聲。多年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李老師付出了很多辛苦,用自己滿腔的熱情和不懈的耕耘,闡釋了信息科大一線教師真誠奉獻、教書育人的誠摯情懷!未來,他希望作為一名老教師在孩子們成長的道路上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