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當班主任,心中總充滿了忐忑,既希望盡早見到他們,又擔心年齡差距,和他們處不好。拿到班級同學資料后,就急匆匆翻看,再細細琢磨,對著照片,盯著每個人的特長和愛好、經濟條件,于是每個人的形象就豐滿起來了,緊張的心稍稍平緩些。等到新生報到時,對著每個真實的人,心理就接納包容了,他就是我們班的一個孩子了,有責任照顧他、陪他走過四年,看著他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直到結婚生子,默默關注著他們,知道他們都過得很好……就這樣的心路歷程,四年一個周期,重復著,反復重復著。
四年的周期里,最擔心的就是他犯錯了,被處分了;最揪心的是他留級了;最開心的是看著他們取得了這樣或那樣的成績……
多年前的一個孩子,就叫他小張吧。第四學期末,作弊被抓現行了。本來是一個挺好的孩子,學習努力,成績不錯;喜歡運動,系里籃球主力;人緣挺好,一堆朋友,還是班委成員。老師眼睛里的好孩子,怎么能干出這種事呢?而且他說還要考研,這不就徹底把他的夢擊碎了嗎?擔心他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當天中午就去宿舍找他了。果不其然,人不在。問同宿舍的同學,均不知去向。擔心頓時陡增,就拼命在幾個可能的地方找。終于在一個角落發現他了,一個人垂頭喪地呆著,怯怯看著我走過來。還沒等我說,他淚眼婆娑地開口了,“老師,我知道錯了,您看我還有希望嗎?”我知道他說的“希望”是什么,一方面安撫他的情緒,同時也批評他的行為。我說:“考研肯定受影響,但不等于沒有機會了,你若從此就消沉,那是錯上加錯!應從中吸取教訓,踏踏實實,把功課學好,提高專業水平,畢業后找一個好工作,之后再深造,權當是人生的軌跡重新修正了一下。”又聊了些別的,看著他基本從頹勢中走出來了,我也釋然了。
還有一個孩子,就叫小李吧。小李從西部一個農村來,入學報到那天一個人背著一個雙肩包,手里拎著編織袋就來了,和那些前擁后簇來后報到的同學相比,瘦小的身材更顯得形單影孤。了解到家境不是很好,平時就更多了些關心。一學期下來,小李的功課倒也不波瀾不驚,但我還是不滿意,希望他能再好些,拿到獎學金,幫家里分擔些。又過了一個學期,出狀況了,三門專業基礎課掛了!原以為他為了解決經濟問題到外面打零工,耽誤了學習。側面一打聽,竟是因為沉迷于游戲不上課!不懂事的孩子!直接把他叫到辦公室,強壓怒火,恨不得揍他一頓!小李也害怕了,主動開口:“老師,我對不起你,對不起我的父母!你們放心,從今往后,我一定吸取教訓,活出一個全新的我!”既然已這樣,也有認錯的態度,氣消了一半,只好說:“好吧,看你以后的表現!你是在為你學習,為你將來能以專業知識立足于社會;你是父母的精神寄托,是他們的希望!對于我,只是想看著你們一起進來,看著你們一起畢業!我不想讓你們任何一個人留級!”
是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讓你留下來,留在這個班級,這是一個家!看著你們一起來到這個學校,一起成長、成熟,在我們彼此心中留下記憶;然后揮淚灑別,以專業知識成就自己,回饋社會。
小林是福建人。從他的入學材料中了解到高中階段就做過班長,心中就暫定他為班級臨時負責人之一。新生入學時暗中觀察,果然生活獨立,一個人單槍匹馬就闖京城了,還和我在報名現場就“套起近乎”來,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忙,于時名正言順就成為我指定的班級負責人。一個月后,由于其為全班同學出色的服務和期間體現出的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在班委選舉中成為不二的班長。在接下來的四年里,一切都很順,班級取得了很多成績,比如英語四級一次通過率65%,全校第一,這個成績在當時絕對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還有優秀班集體、優秀團支部等等,各種獎拿到手軟。大三第二學期,一次聊天中,問他日后的打算。他說想考研,但不是現在,暫時先工作,看看市場中最需要什么,最缺什么,再決定報考什么學校、什么方向。這是一個有主見的孩子,他可以也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運,這樣的孩子是放心的,就由他去吧。畢業離校前,來和我道別。“你是班長,不只是在校期間,畢業后也如此。”我對他說,“畢業后和同學多聯系,同學們多交流,有困難大家要一起出力!”“老師你放心,我是蒜皮,同學是蒜瓣,我會把咱們同學攏到一起的!還有,老師,我還會回來的!”果然,畢業后的第二年,小林又回到了北京,這次,他是北航的碩士研究生了!
當班主任,雖是一份工作,但更像是自己在哺育孩子。雖然酸甜苦辣都有,但還是以甜為主,畢竟,真心付出,經歷最重要。這樣一個個故事串起來,組成我的人生經歷和體驗,也串起了我的生命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