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商學院紫荊志愿服務隊在廣東省廣寧縣赤坑鎮的志愿服務行動圓滿收官,他們成功助力當地打造了紅色、古樹、香魚、砂仁四大特色IP,為赤坑鎮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然而,在這成功的背后,是服務隊隊員們不畏艱險、突破重重困難的堅持與付出。
赤坑鎮地勢復雜,山路崎嶇,志愿服務隊在前往當地的途中就遭遇了諸多挑戰。雨季時,山區道路極易發生山體滑坡,給隊員們的出行帶來極大安全隱患。但隊員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提前規劃路線,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時抵達目的地。
到達赤坑鎮后,隊員們面臨的是簡陋的住宿環境。住宿地點往往設施陳舊,空間狹小,衛生條件也不盡如人意。飲食方面,當地飲食較為單一,食材種類有限。但這些困難并未影響隊員們的熱情,他們迅速調整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務工作中。
為打造紅色IP,隊員們深入赤坑鎮的各個村落,走訪當地老人,收集革命故事和歷史資料。在交贊村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仔細研讀史料,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他們將收集到的素材精心整理,通過拍攝短視頻等方式,向外界展示赤坑鎮的紅色文化魅力,讓更多人了解到這里曾經發生的英勇事跡。

赤坑鎮擁有豐富的古樹資源,7個古樹群錯落分布。為打造古樹IP,隊員們對各古樹群實地探訪,記錄古老傳說,觀察其形態特征。調研中雖遇樹枝刮蹭、山路濕滑帶來的不適,大家仍堅持完成工作,最終整理出包含年齡脈絡與文化寓意的資料,為打造古樹IP打下基礎。

針對香魚產業,隊員們深入養殖合作社,考察水質監測設施、飼料投喂流程和病害防治措施。了解到香魚養殖初期面臨技術難題,銷售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困境后,隊員們結合專業知識,提出可以利用短視頻平臺打造香魚特色品牌,策劃創意宣傳視頻,展示香魚生長環境、烹飪方法,提升品牌曝光度,并搭建線上銷售平臺,對接各大電商平臺,拓寬銷售半徑,降低中間環節成本等。

在砂仁產業方面,隊員們參觀種植基地,采訪種植人員,了解到砂仁生長對環境要求苛刻,當地已形成規模化種植格局。服務隊為合作社提出建立砂仁生長AI監測系統、開發區塊鏈溯源平臺、打造“赤坑砂仁”數字IP等賦能計劃,還通過直播助農的方式,為砂仁銷售拓展新渠道。

紫荊志愿服務隊以實干擔當直面赤坑鎮的惡劣環境與重重挑戰,不僅成功助力當地塑造起獨具特色的文化IP,更以青春之力為赤坑鎮的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鮮活動能。他們用行動書寫的奮斗故事,正持續感召著更多人將目光投向鄉村發展的熱土,主動加入志愿服務的行列,讓青春的光芒在基層實踐中愈發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