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廬陵”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暑期在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推動紅色精神在傳承中煥發時代光芒。
青春熱土繪就擔當,實踐腳步丈量初心。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厚植家國情懷的時代號召下,2025年7月3日,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紅色廬陵”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奔赴吉安縣,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于安塘蘇維埃舊址、文天祥紀念館等地,探尋紅色記憶,傳承愛國精神。
一、回溯蘇維埃: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火種
7月3日,實踐團奔赴吉安縣安塘鄉清江紅色名村,在蘇維埃政府舊址聆聽革命歲月的回響。斑駁磚墻與珍貴文獻間,周冕、曾山等先驅的革命軌跡清晰可循:播撒火種、領導暴動、政權建立……記載343名英烈的墻壁(最小僅16歲),周冕烈士的誓言,裴厚光“一門六烈士”的壯舉,讓成員們深受震撼。



二、安塘鄉志愿站:緊跟時代科技,解碼紅色傳承使命
在安塘鄉志愿者服務站,實踐團體驗紅色書吧沉浸式閱讀、有聲圖書館學習,從“童心講解團”展示墻、老兵驛站故事里,見證紅色基因借創新形式在新時代傳承。


全體實踐團成員站在舊址前合影,成員們決心將革命先輩精神融入血脈,以行動踐行時代使命。

三、對話文天祥:感悟正氣忠魂,厚植家國情懷
7月14日,實踐團走進吉安縣文天祥紀念館,開啟與民族英雄跨越時空的對話。踏入館內,從早年求學立志報國,到科舉入仕宦海沉浮,再到抗元苦戰、獄中賦詩,文天祥的一生在文物、文獻與復原場景中鋪陳開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讓成員們深刻觸摸到其堅定的民族氣節。




實踐團成員駐足凝視、交流感悟,在歷史的脈動中,領悟文天祥對國家與民族的無限忠誠。這份精神,激勵著大家以青春之姿,為國家繁榮、民族復興接續奮斗。

從安塘蘇維埃舊址的革命熱血,到文天祥紀念館的正氣忠魂,“紅色廬陵”實踐團的三下鄉之旅,是一場與歷史對話、與信仰共鳴的精神洗禮。成員們深刻領悟愛國精神的厚重與傳承使命的光榮,未來,將繼續以青春為筆,以奮斗為墨,把愛國情、報國志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讓廬陵紅色基因、民族英雄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