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其應用場景正不斷拓寬。山東大學(威海)“山海晨星”社會實踐團隊的腳步走入家庭教育,走到孩子身邊。
團隊通過“前期籌劃——實地展示——反饋優化”三位一體的模式,有序推進“智匯立方”項目的實地展示活動,利用多渠道向家長全面介紹“智匯立方”的功能優勢和活動價值,并招募對AI教育感興趣的家庭參與體驗。
在實際活動當中,為進一步強化家校協同育人的效果,團隊精心設計了親子互動環境,設計“家庭知識挑戰賽”,由家長和孩子組隊,利用產品“智匯立方”共同完成知識問答等任務;開展“家庭教育分享沙龍”邀請教育專家與家長們面對面交流,結合“智匯立方”的使用場景,探討科學育兒方法,現場解答困惑。
家長在實際體驗之后向團隊成員坦言道:“我本來害怕孩子過度依賴AI,不再主動思考,或者減少與我們的交流,現在看來應該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了。”
“人工智能賦能未來教育的核心,始終是‘人’。”教育專家道,“技術終將迭代,但教育的本質——愛、關懷、啟發和創造——永遠不會改變?萍及l展的目的是讓產品更好地服務于這個本質,共同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更個性化的教育未來。”
這場實踐表明,人工智能教育的未來,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需要學校、家庭與技術提供方共同構建一個“以人為本”的智能教育新生態,而“山海晨星”團隊也將向此方向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