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法潤銀齡聊城隊完成三地調研,筑牢老年群體防詐“安全網”
2025年7月3日至5日,山東財經大學“法潤銀齡聊城隊”先后走進聊城潤景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莘縣健民養老院、臨清市先鋒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開展為期三天的老年防詐專項調研。團隊通過問卷發放、深度訪談、實地觀察及沉浸式活動實踐,摸清聊城老年群體防詐認知現狀,收集本土詐騙案例,為創新老年防詐教育模式提供一手素材。

隊員與老人開展防詐訪談 (供圖:團隊成員)
調研首站,團隊在聊城潤景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開啟工作。隊員們先與機構負責人對接,明確調研方向后,向老人發放《老年人防詐知識問卷》,并對5名曾遭遇詐騙的老人進行1對1訪談,重點記錄“冒充親屬”“保健品詐騙”等典型案例的細節與話術。同時,通過焦點訪談與實地觀察,梳理出機構現有防詐宣傳形式單一、物料針對性不足等問題,當晚便整理形成《養老機構防詐需求清單》及3個本土詐騙案例文本。
次日,團隊在莘縣健民養老院聚焦防詐能力提升與本土化方案設計。通過《防詐能力前后測問卷》驗證老人防詐知識缺口,訪談10名老人了解其遭遇詐騙后的求助障礙,并與工作人員探討糾紛調解難點。結合聊城方言與本地文化特色,隊員們共同修訂詐騙案例文本,設計《法律調解服務需求優先級清單》,還完成了《聊城特色防詐案例庫(V1.0)》的標準化梳理。
最后一站,臨清市先鋒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調研圍繞案例庫適用性與長效機制展開。隊員向20名老人朗讀案例文本,通過《案例理解度測評表》與開放式訪談,確認案例的貼合度與易懂性;同時深度訪談工作人員,挖掘常態化防詐服務的難點。調研尾聲,團隊修訂完成《聊城防詐服務建議書》,并與機構簽署《調研成果確認函》。
此次調研中,團隊創新探索“沉浸式防詐體驗”模式,通過情景劇模擬、角色扮演等形式,幫助老人直觀理解詐騙套路;同時構建“老年人—大學生”協作機制,讓老人分享詐騙經歷提供素材,大學生轉化為法律解析劇本。后續,團隊將基于調研成果,進一步優化防詐方案,為聊城及更多地區的老年防詐工作提供可復制的實踐經驗,用高校力量守護老年群體的財產安全與晚年幸福。

法潤銀齡聊城隊調研合影 (供圖:團隊成員)
通訊員 徐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