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9時,我院赴湖北省黃石市暑期社會實踐團奔赴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開啟探尋古代礦業文明的實地學習之旅,旨在通過實地探訪增強團隊對古代礦業文明的認知,為相關研究工作積累實踐素材。

團隊成員結合標識進行考察 楊志慧攝
活動背景方面,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礦冶遺址之一,其悠久的開采歷史和先進的冶煉技術在世界礦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院赴湖北省黃石市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成員致力于古代科技史研究,此次活動是團隊結合研究方向開展的實地學習項目。
活動過程中,在遺址博物館講解員的引導下,團隊成員依次參觀了古礦井遺址、冶煉作坊復原區及文物陳列館。在古礦井遺址區,距今約3000年的豎井、斜井、平巷等遺跡清晰可見,木質支護結構的精巧設計讓成員們直觀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冶煉作坊復原區通過場景再現,生動展示了從礦石開采到銅料提煉的完整流程;文物陳列館內的銅斧、銅錛、木鏟等出土工具,進一步印證了遺址所承載的技術成就。參觀期間,團隊成員認真記錄關鍵信息,就礦冶技術傳承、遺址保護等問題與講解員深入交流。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前的合影 楊志慧攝
此次參觀學習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讓團隊成員近距離接觸了古代礦冶文明的實物證據,深化了對文獻記載的理解,還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科研部門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動古代礦冶技術研究與現代科技手段的結合,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