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的決策部署,響應“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國家政策,8月6日至8月16日,文化傳播學院“蜀光普照”推普實踐團走進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開展了為期10天的推普實踐活動。實踐團深入當地鄉村小學與政府機關,以多元化服務形式助力提升普通話應用能力,推動文化交融,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深入當地,調查實際
團隊深入若爾蓋草原周邊村寨,走訪調研居民語言使用現狀,系統收集一手資料。據此形成的《若爾蓋縣普通話推廣需求調研報告》,為后續精準制定幫扶策略、深化推普工作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助力在“語言通”“民心通”兩大關鍵領域精準發力,架起溝通橋梁。
校園主題教研活動
8月6日,推普實踐團隊走進若爾蓋縣求吉鄉斯諾希望小學,為一至三年級學生開展了一場富有成效的普通話推廣課堂。課堂以“語言是橋,文化是根”為核心理念,通過趣味教學、專項培訓等多種方式并結合生活實例,現場引導學生感受普通話的魅力。團隊成員不僅傳授發音技巧,更著重闡釋:學好普通話,是“走出去”開拓視野的橋梁;學好藏語、銘記本民族文化,是“能回來”建設家鄉、傳承血脈的根基。這種對國家通用語與母語相輔相成關系的解讀,引發了師生的深度共鳴。
實地探訪,專項培訓
針對當地政府公務人員提升普通話應用能力的需求,實踐團走進若爾蓋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科農院),量身定制專項培訓課程。課程緊扣日常工作場景,聚焦發音難點與常見語法問題,通過集中、專業、實用的輔導,有效提升了參訓人員的普通話水平,針對性優化其測試表現,為增強政務服務效能與溝通能力筑牢語言基礎,也為當地普通話測試水平提升及單位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蜀光普照”推普實踐活動圓滿落幕,不僅為若爾蓋縣語言文字事業注入新活力,更搭建起探索民族地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和諧共生之路的示范平臺。實踐團將持續關注、貢獻力量,助力多民族語言文化繁榮發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匯聚青春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