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大學赴河北唐山“碳尋唐山轉型跡·綠繪鋼城錦繡篇”暑期社會實踐隊以探尋城市綠色轉型為主路線。開展實踐活動。前往唐山市規劃展覽館,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唐山工業博物館,了解唐山的前世今生,洞悉從“工業搖籃”到“綠色標桿”的轉型模式,為城市建設提供青年智慧。
唐山,這座曾托舉中國近代工業脊梁的城市,因煤而興、憑鋼而立。實踐隊員在唐山工業博物館厚重的展陳前駐足,斑駁的工具與銘刻“八個第一”的輝煌故事,無聲訴說著昔日工業榮光。而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則揭開了另一頁歷史——深入模擬井下巷道,隊員們切身感受“挖黑金”的艱辛;聆聽老礦工講述從開采地下“烏金”到為大地“植綠”的信念轉變,一條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舊發展路徑被時代深刻反思,我們既要經濟的蓬勃發展,也要環境的綠水青山;既要像呵護眼睛般珍視生態,更要像對待生命般守護環境。如何讓經濟引擎持續迸發澎湃動力,同時守住綠水青山的生態本底?唐山,正用扎實行動給出答案。
圖為實踐隊員體驗地下礦井作業(隊員陳至誠攝)
唐山規劃展覽館訴說著唐山人民抗震的英雄事跡與不屈精神,也展示著唐山改善生態環境的堅定決心。在規劃展覽館觀看“雙碳”沙盤,記錄塌陷區變南湖的奇跡,采煤坍塌區變為花海的,開發文旅產業,降低經濟發展對重工業的依賴。逐步開展新能源產業,在曹妃甸區域創鍵光伏發電,氫能基地等項目,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還民眾綠水清山。一場能源結構的綠色革命正在渤海灣畔澎湃推進,為重現綠水青山注入不竭動能。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唐山花海模型(隊員楊鈺潔攝)
團隊通過實地考察+專題調研+互動交流的方式,將專業知識融入實踐,深入學習唐山綠色轉型創新路徑,了解到工業遺產可化為綠色富礦。通過此次實踐,隊員提煉出唐山轉型的特色經驗,形成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的實踐樣本,為相關領域研究提供了鮮活素材。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唐山市規劃展覽館(隊員陳科言攝)
從鋼鐵轟鳴到綠意盎然,長安大學學子在唐山見證并思考著這場深刻轉型。當青年智慧融入城市脈動,百年工業搖籃的綠色涅槃之路,不僅映照著唐山決心,更勾勒出中國工業城市面向未來的清晰航向——一條經濟與生態和弦共鳴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圖為實踐隊員合影(隊員李松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