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有幸聆聽了李賽美教授的講座,我對于中醫藥在心冠疫情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深感驕傲,也對中醫藥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有了新的看法。
一、中醫藥發展新前景
回顧中華上下五千年,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傳承了上千年,依舊發揮其重要作用。21世紀,中國迎來了新時代,中醫藥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新的機遇也意味著新的挑戰,短短幾十年,醫藥市場上就呈現了以西醫為主,以中醫為輔的局面。中醫藥發展前景令人堪憂。
2021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考察調研。他首先來到醫圣祠,了解“醫圣”張仲景生平及其對中醫藥發展作出的貢獻?倳浽赋鲆裱嗅t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由總書記的言行我可以看出國家對中醫藥發展的重視。在進一步的了解下,我知道在國家大量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下,中醫藥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中醫藥市場日益拓寬,發展途徑不斷增多,中醫藥本更多的人民認可和接納,中醫藥的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迎來了新的發展前景。
二、中醫藥發展新傳承
2019年,這是一個難忘的年份,在合家歡樂的時候,一場疫情席卷了全中國,也席卷了全球。中央立馬統籌布局,全國人民動員起來。對于西醫來說,沒有剖析新型病毒的構造和形成機制就無法研發出治愈藥物,而想要做一切是需要時間的。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醫護人員只能一邊治療一邊探索。在探索進度沒有取得新突破的時候,面對這場浩劫,中央想到了用中醫方法,接到命令的中醫醫師們迎難而上。
在李賽美教授的講座和抗疫經歷分享中,我深入理解了中醫藥在這場疫情中發揮的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中醫藥新傳承有了新的認知。各位醫師整體審查,辨證論治,診斷病因病機,又結合《傷寒論》和《溫病學》中對外感病的理論知識,提出了“三方三藥”,進行了“四診”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這場疫情打破了大多數人對“中西醫水火不容”的刻板印象。無數青年激起學習中醫藥的熱情,通過報考中醫院校,拜師學藝等方法,投身于中醫藥發展傳承中去。
除了這場疫情,前幾年屠呦呦發明了青蒿素更是證實了中西醫結合實現了“1+1大于2”,中醫也尋找到了新的方法實現與時俱進,適應現代醫藥的發展,F如今,中西醫在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中醫藥在新時代中尋找到的新途徑將中醫藥傳承推到了新的高度。
三、中醫藥發展新征途
前進的道路上總是充滿荊棘。放眼世界,世界雖認可中國針灸,但對中醫藥的認可度依舊很低,這種情況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再加上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并出現第二波反彈,新的變異病毒不斷出現,給防疫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但青年一代中醫藥的傳承者要做披荊斬棘的人。我們要堅定理想,以不變應萬變,以人為本,扶正祛邪,充分挖掘中醫經典抗疫優勢,探索病證癥的演變規律,病證結合,三因治宜,助力主戰場。我們要學好中醫藥知識,培養過硬本領,善于交流表達,向世界介紹和展示我們的中醫藥文化。我們要勇于創新,采用新的方法,將中醫藥以不同的形態呈現在世界人民面前。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相信青年一代終會讓中醫藥再展雄風,發放光彩,實現中醫藥的復興,推動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