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碑林筑夢團赴廣西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開展調研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結合”,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新性地將桂林石刻文化遺產融入思政課教學,2025年7月,廣西師范大學思政碑林筑夢團前往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開展實地調研。
桂海碑林博物館坐落于桂林市七星公園內月牙山西南麓,館內的龍隱巖、龍隱洞摩崖石刻群是桂林石刻較為集中、典型的地方,現存有唐代至民國摩崖石刻210余件,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教育、歷史、宗教等方面,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活動伊始,團隊成員跟隨講解員的腳步,深入了解桂林本土碑林的形成與發展歷程。講解員詳細介紹了桂海碑林從唐代起源,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傳承與演變,讓成員們對這片碑林的歷史脈絡有了清晰的認識。
隨后,成員們參觀了博物館內的石壁碑刻,近距離領略先賢智慧。他們仔細觀賞每一幅碑刻,品讀上面的文字,從中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懷與人生哲理。例如,宋代龍圖閣學士梅摯的石刻作品《五瘴說》,將當時為官者的不良習氣比作嶺南瘴氣,倡導勤廉為政,讓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廉潔文化的悠久歷史。成員們還重點研究了如何將這些豐富的石刻文化資源與思政課教學相結合,探索出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融合路徑。他們認為,可以通過講述碑刻背后的歷史故事,將思政課中的愛國主義、廉潔自律、文化自信等知識點融入其中,讓思政課更加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思政碑林筑夢團深入研究桂林市本土文化與思政課融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思路。據了解,思政碑林筑夢團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未來,團隊將基于此次調研成果,進一步完善相關教學方案,將桂海碑林的石刻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政課堂,為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堅定理想信念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