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大學子:國學傳千載,雅言立天地
行之愈篤,知之愈明。俯仰中華上下五千年,筆墨紙硯、唐詩宋詞、京劇昆曲……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傳,為華夏兒女留下了燦如星河的寶貴文化財富。中華文化沉淀下來的深厚底蘊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財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一條漫漫長路。吾輩少年需肩挑重任,方可實現中化民族的偉大復興。
2023年7月7日,由煙臺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學子們組成的“語同聲”實踐團隊,響應國家號召,赴愛華國學教育集團煙臺校區,主要以小學生為對象,以支教,助教的形式參與到文化傳播的隊伍當中,致力于普通話的推廣并且傳頌國學經典。
2023年盛夏,蟬聲響亮,陽光透徹,微風吹起少年們的發梢和衣角,也喚醒了一顆顆熾熱躁動的心。用國學經典,用普通話來走近那一雙雙明亮與純真的眼睛,用一代青春,感染另一帶青春。
隊員高周慧給學生們講解《論語》。周中慧帶領學生們在朗讀聲中來感受論語傳達處于來的價值觀。通過論語來端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告訴學生們成功的時候不驕傲,失敗的時候不頹廢。當問到學生學習之后的感受時,學生們認真思考并積極回答問題,來切實感受誠信,尊重他人以及謙虛的重要性。
同時,隊員高周慧還給學生講了顏回的一些故事,小故事折射大主題,讓學生在故事中感悟做人做事的規范。
圖為周中慧為學生們講解論語。
隊長張艷秋帶領學生誦讀《弟子規》、《百家姓》等傳統典籍,用朗朗書聲在學生心中播種文化的種子,讓一字一句中滋潤學生幼小心靈。張艷秋同學結合歷史趣味小故事讓有些枯燥乏味的典籍更加生動形象,加深學生對國學經典的了解與認識。同時在課堂中張艷秋積極
與學生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的記憶力更深刻。
教學過程中,張艷秋同通過親自示范和朗誦材料,將理論與實踐積極結合,指導學生們發音與嘴型。她強調,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廣普通話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地區的交流,同時提高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素養,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生們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情緒高漲,不斷練習,反復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此外,還帶領學生們學習了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雪》,欣賞了祖國的壯美河山,領略了毛主席作為革命先驅、作為“風流人物”,為中華民族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
圖為學生認真聽講《弟子規》。
隊員王聰在探索國學教育課程之余,注重鍛煉學生身體素質,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勇
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實創新。在體育教育教學中立足于“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能力,增強體育意識,掌握鍛煉方法,養成鍛煉習慣為重點,對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注重實踐,向學生傳授正確的體育思想方法,學習方法和自我鍛煉方法,培養學生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滿足自身健康的需求,不斷獲取保持身心更有效的能力和更適宜的方法。
時間:2023-07-21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