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漆扇,凝聚大漆的深沉歲月。7月16日,在長沙縣安沙鎮安沙社區活動中心,湖南信息學院“晨曦筑夢,湘信暖陽”三下鄉實踐團用流轉千年的漆藝為鄉村孩子添上東方韻味。他們聚焦兒童對傳統文化的感知,攜手社區策劃“非遺傳承·漆扇輕搖”體驗活動,以匠心巧手播撒文化種子,守護傳統根脈。
活動現場,五彩大漆顏料與空白扇面備好。孩子們圍聚水桶旁,按喜好滴入顏料。顏料水面暈染散開,如精靈起舞,交織絢麗圖案。隨后,參與者們運用獨特的“沁染”技法浸入扇面——讓色彩與大漆滲透宣紙纖維,再輕輕提起,一把把色彩歷久彌新的漆扇瞬間誕生。

這看似簡單的“點染”背后,蘊藏著源遠流長的漆扇文化。其技藝于唐代達至鼎盛,曾是宮廷貴族與文人雅士珍愛的身份象征。歷經歲月,這門藝術如今已走入尋常百姓家。其工藝精妙考究:扇骨以堅韌箭竹“剖絲”成細篾精編,輕盈柔韌;扇面選用上品宣紙。核心在于將天然礦物華彩與歲月凝練的大漆精心調和,再施獨特髹飾——這份對材料技法的極致追求,凝結著世代匠人的匠心智慧。

面對精妙手藝,現場氣氛熱烈。“真好玩,特別開心!”11歲楊同學興奮分享,這份快樂,正是通過從調色、觀察水色舞動到完成浸染的全過程,孩子們切身感受漆藝底蘊與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次嘗試都是致敬傳統與創新,化身“小小傳承人”,為漆扇藝術注入鮮活生機。

活動在歡聲笑語中落幕。親手浸染,帶走的不只是精美漆扇,更是與傳統非遺的深刻觸碰。扇面流轉的色彩在手中搖曳,連接起古老工藝智慧與現代生活。孩子們的笑容與專注眼神,正是傳統文化在當代生生不息的最生動注腳。
(通訊員:劉梓允、胡穎、劉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