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西昌學院外國語學院“‘彝’路‘童’行”實踐團奔赴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城北社區,開展暑期關愛服務活動。團隊通過趣味課堂、手工制作、故事分享會等形式,為社區兒童打造多彩假期體驗。成員們帶領孩子們繪制夢想畫卷、制作創意手工作品,圍繞紅色故事、科學小知識開展互動分享,還設置安全自護教育環節,傳授防溺水、防拐騙等實用技能。同時,實踐團與社區攜手搭建“成長陪伴角”,用耐心陪伴和創意活動,為孩子們編織充滿知識與歡樂的暑期時光,助力社區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通訊員 汪夢晨)
實踐團成員為兒童做調查問卷了解他們的內心所需。甲馬么此力攝

實踐團成員教小朋友折千紙鶴。毛蘭蘭攝

實踐團成員教小朋友捏粘土。汪夢晨攝

實踐團成員和小朋友與作品合照。文金月攝

實踐團成員教小朋友們跳手勢舞。李玉霞供圖

實踐團成員為小朋友們宣講安全知識。文金月供圖

實踐團成員在與小朋友互動。文金月供圖

實踐團在城北社區與小朋友合影留念。文金月供圖
此次“‘彝’路‘童’行”七彩假期實踐活動,是青春與童真的溫暖相遇。成員們以知識為帆、陪伴為槳,在孩子們心中播下希望種子。從趣味課堂到安全守護,從紅色傳承到成長陪伴,每一份努力都化作照亮童年的光。這不僅是暑期服務,更是高校青年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注腳,讓“三下鄉”的意義,在助力兒童成長中閃光,也讓青春力量,在鄉土間續寫守護與賦能的美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