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學數夢空間志愿服務隊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聆聽了鐘國華老師主講的“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主題講座。
(圖|鐘國華老師授課)
鐘國華老師談到,在井岡山斗爭的歷史長卷中,英雄群像始終閃耀光芒。戰場上,馬奕夫、陳樹湘等戰士浴血沖鋒、舍生取義,伍若蘭更以錚錚誓言鐫刻下共產黨人的不屈氣節;而在戰場之外,陳發姑、段桂秀、池煜華等平凡女性,用數十年的守望與忠貞,為井岡山精神暈染出溫柔而堅韌的底色。他進一步介紹,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的井岡山斗爭期間,共有4.8萬余名英烈長眠于此,其中15744人留下了姓名,更多無名英雄則如蒼松般扎根大地。正是這些沖鋒陷陣的戰士與默默守望的家屬,以熱血與堅守共同鑄就的井岡山精神,已然成為中華民族在革命道路上走向勝利的力量源泉。
(圖|伍若蘭同志英勇就義)
現場,湖南科技大學數夢空間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正全神貫注地聆聽講座,不時低頭記錄,眼神中滿是崇敬與思索。這段浸透著熱血與信仰的歷史,讓大家在靜默中更深刻地觸摸到了革命精神的溫度與力量。
(圖|學員們潛心學習)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鐘國華老師的話語擲地有聲。從三湘大地到井岡深處,隊員們深切感悟到革命勝利的密碼,正是源于那份穿透歲月的堅定信仰與矢志不渝的執著擔當。大家紛紛表示,要將這浸潤著信仰與擔當的精神火種帶回校園,讓英雄們用熱血熔鑄的革命力量,在日常學習與志愿服務中不斷傳遞、代代相傳。隊員尋思遠尤為動容,他低聲感慨:“以前總覺得英雄離我們很遙遠,如今站在這片浸染著熱血的土地上才明白,英雄或許是沖鋒陷陣的勇士,也可能是默默堅守的普通人。他們的信仰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融入血脈的選擇。回到校園后,我想把這份感悟藏進每一次課堂研討里,放進每一次志愿服務中,讓自己也能成為傳承這份力量的一份子。”
此次講座作為實踐活動的重要篇章,不僅讓隊員們讀懂“上井岡得勝利”的精神密碼,更激勵廣大青年以英雄為鏡,在求知中淬煉本領,在服務中踐行初心,讓井岡山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光彩,以青春之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讓勝利信念在中國夢征程中永遠閃耀。
文:武婉玲 張曉剛
圖:萬馨 李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