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盛夏,皖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與愛‘童’行,攜‘紅’共進”團隊走進馬鞍山市劉芳陽湖花園幼兒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愛國教育實踐活動。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6月26日至28日),大學生志愿者們以“繪畫啟蒙+媒體傳播”的創新形式,將愛國精神的種子播撒進孩子們的純真心田,書寫了一曲新時代紅色基因傳承的動人篇章。
深度策劃,打破傳統教育模式
多元形式,激發兒童情感共鳴
活動首日,志愿者們通過展示五星紅旗并引導孩子們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激發了他們對祖國的濃厚興趣。隨后,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用稚嫩的筆觸描繪出心中的五星紅旗,每一筆都蘊含著對祖國的深情厚誼。次日,活動進入高潮階段。志愿者們播放了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動畫,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和情節,加深了孩子們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動畫中的英雄事跡和感人故事,讓孩子們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要向英雄學習,長大后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一日,活動迎來了成果驗收階段。
志愿者們通過提問和互動游戲的方式,檢驗了孩子們對愛國主義精神的掌握程度。同時,志愿者們也認真反思了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為今后的教育活動積累了寶貴經驗。
數據驅動,構建教育閉環體系
“數據驅動的教育突圍”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志愿者們通過收集和分析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數據,構建了“認知—體驗—反饋”的閉環體系。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高了教育活動的精準性和科學性,更為紅色基因的傳承提供了有力支撐。正如活動負責人所言:“數據是冰冷的,但用好數據的教育應充滿溫度與智慧。”通過數據分析,志愿者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孩子們的需求和興趣點,從而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讓紅色教育更加貼近孩子們的實際生活。
長效機制,守護兒童成長根基
本次活動并未止步于一次性的慰問和互動,而是積極探索長效機制的建設。團隊計劃開展線上網課延續紅色教育成果,同時爭取更多社會資源支持紅色教育事業的發展。這一舉措得到了幼兒園園長的高度認可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反響。
幼兒園園長表示:“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更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我們非常支持這樣的活動,并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們受益。”
使命傳承,匯聚磅礴力量
紅色基因的傳承是穿越時空的薪火相傳,是面向未來的希望工程。廣大教育者當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赤誠初心,化身為紅色基因堅定的守護者、深情的講述者和創新的傳承者。
本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愛心的傳遞與人道精神的播種,更是一次教育創新的深度探索。它架起了社會各界關愛留守兒童的橋梁,彰顯了在保護兒童權益、促進兒童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為。當大學生與孩童共同繪就的紅色愛心匯聚成河時,我們看見:一顆顆童心向黨而生,一簇簇星火正在為鄉村教育注入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讓我們攜手并進,用心、用情、用智將紅色的火種播撒進一代代青少年的心田,讓信仰的力量在血脈中奔涌,讓奮斗的激情在青春里燃燒。當無數個體被這永不褪色的精神密碼所點燃時,我們必將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編輯:許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