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巧手,炒的不僅是茶葉,更是鄉村振興的希望與未來。
2025年8月9日,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農村女性力量發展調研隊”師生一行,迎著晨霧前往西湖龍井核心產區梅家塢村,對“醉西湖·梅塢茶空間”主理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湖龍井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燕峰進行了深度訪談,探尋一片茶葉背后的女性力量與鄉村振興故事。

梅塢茶空間平臺鳥瞰茶山
調研準備:精心策劃的茶鄉之行 調研前,團隊做了充分準備:研究了梅家塢村600多年的種茶歷史和西湖龍井茶文化,了解了其作為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區和原產地的特殊地位,產量占整個核心產區約三分之一;設計了圍繞“女性與非遺傳承”、“茶產業與鄉村振興”等主題的訪談提綱;聯系了孫燕峰老師,確定了訪談時間和流程。

與孫燕峰女士提前聯系
調研目的:探尋茶香中的巾幗力量 本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女性在傳統茶產業傳承與發展中的獨特貢獻,探索非遺技藝如何通過女性力量煥發新生;總結“茶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的經驗,為鄉村振興提供借鑒;記錄鄉村女性通過技能培訓實現自我成長的路徑,展示“她力量”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調研過程:沉浸式的茶文化體驗 步入梅家塢,層層茶山綠意盎然,空氣中彌漫著淡淡茶香。孫燕峰熱情地接待了調研團隊,娓娓道來她與西湖龍井的故事。
傳承與堅守:孫燕峰和弟弟孫琦自幼跟隨父輩學習傳統龍井茶制作技藝,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湖龍井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她向我們介紹了西湖龍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 的獨特品質要求,并演示了手工炒茶的“壓”、“拖”、“抖”等手法。

孫燕峰女士現場展示炒茶技藝
女性賦能:孫燕峰特別提到,她的茶園中超過80%的員工是附近鄉村女性。通過技能培訓,這些姐妹從采茶工逐步成長為技術中堅,不僅能夠熟練炒制茶葉,還能操作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實現了自我成長和經濟獨立。
茶旅融合:“醉西湖·梅塢茶空間”已成為集茶文化體驗、產品展銷、研學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孫燕峰介紹了她們如何通過提供采茶、炒茶和點茶體驗,設計拍攝點位,打造“采茶+文旅”一站式服務,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茶文化愛好者和游客。

醉西湖·梅塢茶空間一角
調研收獲:一片茶葉背后的鄉村振興經 通過與孫燕峰的深入交流,調研團隊獲得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深刻啟示。
非遺活態傳承的重要性:西湖龍井制作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像孫燕峰這樣的傳承人堅守傳統,也需要不斷創新,才能煥發持久生命力。
女性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茶園為鄉村女性提供了就業機會和成長平臺,她們則以細膩、耐心和堅韌,成為傳統技藝傳承和茶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茶旅融合帶動產業發展:梅家塢村從單純的茶葉生產向茶文化體驗、休閑旅游拓展,實現了產業融合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賦能傳統產業:調研中發現,梅家塢的茶園也開始運用一些智能科技設備,如防霜風扇、蟲情測報系統、氣象監測系統和土壤墑情監測站等為茶葉品質保駕護航。

醉西湖·梅塢茶空間內部一角
調研感悟:茶香氤氳中的巾幗擔當 這次梅家塢之行,讓調研團隊深刻感受到傳統技藝傳承背后的那份執著與堅守的力量。孫燕峰姐弟不僅守護著西湖龍井茶的傳統制作技藝,更通過茶產業帶動了周邊鄉村女性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她力量”。
西湖龍井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它曾多次作為“國禮”,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金名片”。像孫燕峰這樣的非遺傳承人,則是這種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也需要文化引領。梅家塢村將茶文化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實現了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提供了鄉村振興的“梅家塢樣本”。
作為青年學子,我們應該深入鄉村,了解國情,學習像孫燕峰這樣的基層奮斗者的寶貴精神,將來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調研隊員與孫女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