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青耘”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咸陽市禮泉縣小應村,一幅“產業旺、村民富、村容美”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近年來,小應村依托當地資源優勢,以產業發展為引擎,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特色產業點燃發展引擎 小應村立足地理條件和土壤特性,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陜西嘴巴公社農業有限公司在小應村打造的種養循環項目成為行業典范,該公司經過多方考察調研,引進了優質葡萄、蔬菜等經濟作物品種,并邀請農業專家進村入戶,為村民提供從種植到銷售的全流程技術指導。目前,村里的葡萄種植基地已達200余畝,蔬菜產業園也擴展至150畝,年產優質水果、蔬菜近500噸,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產品遠銷省內外,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近萬元。
人居環境煥發鄉村新顏 小應村以“清潔村莊”行動為契機,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村里先后投入資金硬化道路3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50余盞,修建垃圾收集點12個,并組建了專業保潔隊伍,實現垃圾日產日清。此外,村民們還積極參與“美麗庭院”創建,在庭院內外種植花草樹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村“顏值”不斷提升。
鄉村治理凝聚發展合力 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小應村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健全“黨支部+村委會+村民代表”的治理模式,定期召開村民議事會,廣泛聽取村民意見,讓村民成為鄉村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和監督者。村里還制定了完善的村規民約,倡導文明新風,營造了鄰里和睦、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
如今的小應村,產業發展有活力,人居環境有顏值,村民生活有品質。下一步,小應村將繼續聚焦產業升級和鄉村建設,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