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江蘇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聯合江蘇科技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分團成員及石河子大學外國語學院,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團委的指導下,于第四師可克達拉市金山街道福安社區開展了“電學科普潤童心·蘇伊共繪民族情”社會實踐活動,旨在通過趣味科普活動播撒科學種子,增進蘇伊兩地青年與邊疆兒童的民族情誼。

活動伊始,實踐團成員化身“科學向導”,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社區孩子們揭開“電”的神秘面紗。從天空中雷電的形成原理,到千家萬戶使用的電力如何通過電網輸送,再到日常生活中必須掌握的安全用電規范和節約用電小竅門,科普內容既涵蓋基礎科學知識,又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尤其在“摩擦起電”體驗環節,當孩子們親眼看到塑料棒經過摩擦后能吸起小紙屑時,現場爆發出陣陣驚嘆,求知的眼神中閃爍著對科學的好奇與向往。


動手實踐環節更是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實踐團成員分組帶領孩子們拼接電路積木,耐心指導大家識別電池、導線、開關等元件的作用。“要先把電池盒和開關連起來,再接燈泡底座哦!”“試試看按下開關,風扇會不會轉?”在一次次嘗試與調整中,孩子們相互協作、共同探索,當親手組裝的電燈亮起溫暖的光芒、電風扇扇出清涼的風、小飛碟緩緩轉動起來時,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孩子臉上都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活動室里充滿了歡呼與掌聲。

此次活動不僅讓邊疆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電學知識,培養了動手能力和科學思維,更通過蘇伊兩地青年學子的共同參與,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實踐團成員表示,未來將持續開展此類科普活動,作為連接蘇伊兩地的紐帶,用實際行動助力邊疆教育發展,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共學共樂中愈發絢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