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共同發起的Movers4Climate綠色鄉村青年行動,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與環保教育,彌合教育鴻溝,2025年7月7日至25日,南京郵電大學“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志愿服務團隊深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車門鄉與石集鄉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圖為Movers4Climate綠色鄉村青年行動旗幟

圖為支教團成員出發前合影
1.勘察鄉情定制課堂 項目伊始,團隊成員赴洪澤湖濕地、柳山湖公園等當地生態景區實地調研,深入了解當地生態環境與氣候特點。在“綠色課堂”實踐中,團隊成員將課堂內容與孩子們熟悉的生活環境緊密結合,引導孩子們在熟悉的環境中見微知著,理解全球性環境問題,既增強了課堂的親切感,也有效提升了其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如在“自然與生物多樣性”課堂中,成員以泗洪特色農業小麥為例,闡釋自然與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進而堅定其為保護自然、推動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的信念。
圖為團隊成員實地調研
2.動畫啟智綠意潤心 在車門實驗學校和石集實驗學校,團隊成員根據不同年級學情,差異化開設系列課程。團隊巧妙融入《熊出沒》、《海綿寶寶》、《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兒童熟知的動畫元素作為教學線索,創新打造“綠色課堂”,成功將單向知識傳授轉變為師生共同探索的互動模式。團隊共設置了“可持續發展目標介紹”、“氣候行動”、“水下生物”和“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四門氣候發展與綠色環保類課程。通過精心設計的“生態鏈條接龍”、“走出迷宮”等趣味活動,極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課程結束后,孩子們不僅深化了對環保知識的理解,更增強了作為地球公民的責任意識,心中悄然播下了助力可持續發展的種子。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教授可持續發展目標介紹課程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教授氣候行動課程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教授水下生物課程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教授自然與生物多樣性課程
3.墻繪傳情鄉野煥彩 團隊的實踐延伸至課堂之外。成員們將環保理念融入藝術創作,精心繪制了五幅主題墻繪。成員們以斑駁墻面為畫布,將生態保護的深刻理念、鄉村美育的實踐探索與支教行動的溫暖成果熔鑄于筆墨色彩之中:翠竹搖曳、遠山含黛、古亭矗立的畫面,暈染著中國傳統美學的雅致韻味,讓鄉村文化氛圍在藝術浸潤中愈發醇厚;海洋生靈嬉戲共生的圖景將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娓娓道來;憨態可掬的大象與自然相融的形象,巧妙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倡議;支教師生相擁歡笑的場景被定格,成為鄉村教育振興路上閃光的記憶碎片;鋪展開來的斑斕山水畫卷,則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遙相呼應,生動勾勒出車門鄉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新貌。這些墻繪將成為鄉村傳播環保理念的生動載體,助力深化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踐。
圖為團隊成員在彩繪前的合影


圖為團隊的彩繪作品
此次暑期實踐活動,支教團不僅給車門實驗學校和石集實驗學校的孩子們帶來了知識、陪伴與歡樂,更將可持續發展與環保的種子深植其心田。團隊成員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責任,以青春力量為鄉村綠色發展與教育振興貢獻智慧,譜寫了服務社會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