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浙江安吉,綠意蔥蘢間藏著一片寶藏營地。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鄉野經緯”團隊來到孝豐鎮赤塢村,扎根赤塢coffee營地開展實踐,圍繞“品牌賦能鄉村振興”的目標,把專業知識轉化為營地發展的實際方案。
這片營地藏在賦石水庫下游,西苕溪穿流而過,背山面水的格局自帶“自然療愈”屬性,還是村里“露營+”共富工坊的核心項目。團隊從營地的SWOT分析入手,梳理出自然環境優越、配套設施完善的優勢,也關注到季節性影響、周邊競爭等挑戰,針對性地琢磨破局思路。
他們重點打磨營地的“不孤”IP——這個戴著竹編斗笠、系著畬族彩帶的圓滾滾俠客,身上藏著安吉竹編和畬族工藝的巧思。團隊結合市場調研,建議讓IP周邊更貼近生活,從杯子、抱枕到驅蚊手鏈,既實用又能傳遞文化。同時設計的“基礎層-增值層-情感層”體驗模型,從干凈住宿、新鮮食材等基礎保障,到特色美食課、攝影服務等增值體驗,再到留言墻、記憶膠囊等情感聯結,層層提升游客感受。
正值營地“山海音浪·樂堡盛夏狂歡季”,團隊成員在大草坪舞臺幫忙協調演出,在美食市集跟進啤酒創意料理,在竹林酒吧參與氛圍布置,把營銷方案里的渠道矩陣、活動策劃知識落到實處。他們還幫著完善線上宣傳,在小紅書發起話題挑戰,線下對接周邊景區推套票,忙得不亦樂乎。
這次實踐,是團隊把項目計劃書里的策略變成現實的嘗試。從目標客群分析到傳播體系搭建,從活動方案細化到財務成本測算,每一步都透著專業思考。正如他們在計劃里寫的,要讓營地成為“邂逅自然與歡樂的圣地”,而這份青春力量,正讓這個目標一點點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