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軌學院“情系依蘭縣,愛滿達連河”鄉村振興促進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2025年7月10日—7月12日
城軌學院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落實共青團哈爾濱市委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部署,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城軌學院“愛滿依蘭縣·情系達連河”鄉村振興促進團積極行動,在團總支組織引領下,于2025年7月10奔赴依蘭縣達連河鎮長興村,開展暑期實踐活動。達連河鎮政府全力支持,依蘭縣政府馬茌鎮長、姚前偉副鎮長,團依蘭縣委宋書記,以及長興村張寶柱書記給予有力保障,親臨現場看望城軌學院大學生志愿者。達連河鎮長興村擁有國家級合作社,在鄉村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活動期間,同學們也深入合作社開展實踐,像參與合作社場地涂鴉等活動,以青春創意為鄉村添彩。同學們懷揣熱忱,以青春之名奔赴鄉土,將創意、汗水與知識注入鄉村發展,讓青春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扎根成長,開啟這場盛夏鄉野的青春之約。
開幕式
7月10日,依蘭縣達連河鎮長興村村委會門口,城軌學院“愛滿依蘭縣·情系達連河”暑期社會實踐拉開帷幕。志愿者們高舉大旗,步伐堅定地走進村子,這一場景定格成青春投身鄉村實踐的生動畫面。抵達后,村支書張寶柱書記熱情接待,與志愿者們在村委會開展研討會。會上,團隊詳細介紹活動方案——圍繞鄉村電商助力、留守兒童關愛、學前教育賦能等內容,計劃以青春力量激活鄉村發展活力。張書記對實踐行動表示大力支持,期許與志愿者攜手,為長興村發展添磚加瓦。這場簡潔卻滿含期待的研討,成為實踐活動的“開幕式”,正式開啟三天的鄉野實踐之旅,讓青春與鄉土的故事,從長興村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
01田間勞作,體悟耕耘不易
走進稻田,我們褪去“學生氣”,拿起農具,體驗田間勞作。彎腰除草、協助農事,額頭的汗水與泥土的芬芳交融。勞作后,還主動清理田間垃圾,用行動守護鄉村生態。親身耕耘,讓我們懂了“粒粒皆辛苦”的重量,更知珍惜與擔當 。
02啟蒙課堂,點亮童真夢想
7月10日下午,志愿者們開展幼兒園慰問行動,走進達連河鎮中心幼兒園。針對大班小朋友,精心籌備趣味啟蒙課程。科普知識講座上,奇妙的自然現象、有趣的科學小實驗,激發孩子們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欲;簡筆畫教學時,志愿者手把手指導,孩子們用畫筆勾勒出多彩世界;音樂教學中,志愿者領孩子們唱歌,歡快的旋律,純真的童聲,在教室中悠揚飄蕩;互動游戲中,大家笑聲連連,現場滿是溫馨。活動尾聲,志愿者為孩子們發放小禮品。孩子們以純真笑臉回應,離別時依依不舍,紛紛將自己的美術作品送給志愿者,那些充滿童趣的畫作,承載著孩子們的喜愛。志愿者們用鏡頭記錄下收到作品、告別時的動人場景,也被孩子們天真浪漫的情感深深打動,讓青春與童真溫暖相擁。
03愛心慰問,溫暖童心世界
在7月10下午的走訪中,志愿者們關注到一位就讀于達連河鎮第三中學的貧困少年王新堯。其家庭深陷困境:父親常年癱瘓,依靠輪椅生活,家中老人又接連離世,僅余母親艱難支撐。母親無固定工作,靠打零工維持生計。雖當地政府已通過募捐給予幫扶,城軌學院志愿者仍主動與孩子結對,開展精準幫扶。志愿者們為孩子送去生活用品,陪伴其交流談心,讓孩子切實體會到關愛。同時,向孩子介紹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設置,孩子對鐵路相關專業表現出濃厚興趣,立下“努力學習,考入大學,成為鐵路人”的志向。后續,學院計劃持續跟蹤幫扶,組織募捐活動,聯合縣政府,為孩子解決生活與學習難題,用實際行動為困境中的孩子點亮成長希望。
04常識宣講,賦能鄉村生活
7月11日下午,成員們聚焦村民生活需求,開展實用常識宣講,為村民生活與生產添磚加瓦。結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剖析電信網絡詐騙危害。用村里常見的“冒充熟人借錢應急”“虛假中獎返利”案例,拆解騙局套路。教村民遇到陌生轉賬要求、中獎信息,先找家人、村干部核實,別讓辛苦攢的錢,栽進詐騙“陷阱”,筑牢鄉村防詐“安全網”。針對村里河塘多、農忙時看娃難的情況,講透河邊、廢棄礦坑的危險。叮囑村民,照看孩子別讓離開視線,遇到有人溺水,先大聲喊人求助,用長木棍、繩索拉拽施救,千萬別貿然下水。把溺水預防與急救知識,變成守護家人的“保命錦囊”,織密鄉村安全防護網。還向村民介紹了紅十字急救體系的作用:村里的紅十字急救點配備了急救包,里面有繃帶、消毒液等常用物品,遇到磕碰、暈倒等緊急情況可先取用應急;如果遇到嚴重狀況,可撥打紅十字救援熱線,會有專業人員指導或趕來救助。同時提醒大家,平時可以留意村里的急救培訓通知,多學些基礎急救本事,關鍵時刻能幫上自己和鄰里。此外,成員們還結合白天實踐,分享“從田間到直播”的農業電商門道,教村民把村里的特色農產品,通過手機直播推廣銷售,讓知識融入鄉村日常,助力生產致富。
05電商直播,探索致富新途
7月12日上午,在達連河鎮電子商務協會,城軌學院志愿者們開啟了一段特別的實踐之旅。在協會負責人王永亮的指導下,志愿者們深入體驗直播技能。從鏡頭調試、話術打磨,到產品展示,大家快速掌握初步技巧,勇敢在抖音開播。短短時間內,成功幫助當地產品售出14件,用實際成果展現活動價值,讓青春力量融入鄉村電商發展浪潮 。
06合作社參訪,解碼產業振興
依蘭縣國家級農村合作社藏著鄉村振興“密鑰”,7月12日下午馬鎮長專程到場,與成員們一同參觀、交流探討,這份參與彰顯鎮里對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視,傍晚的合影,定格瞬間,更凝聚對鄉村發展的思考與期許,助力探尋產業興農之路 。
活動總結
回望這趟始于長興村村委會門口的實踐之旅,從與張書記研討開啟“開幕式”,到留守兒童家的溫暖幫扶、電商直播間的探索,再到幼兒園的童真互動,我們以青春為筆,在達連河鎮的土地上書寫了助力鄉村振興的故事。這一路,我們見證了國家級合作社的潛力,觸摸到孩子們的純真與夢想,也深知鄉村振興需要持續注入青春動能。未來,城軌學院的志愿者們,會帶著在達連河鎮收獲的感動與力量,繼續以實踐為帆,讓更多青春身影奔赴鄉土,讓“三下鄉”的火種,在鄉村振興的浪潮里,燃成照亮前路的光,續寫與土地雙向奔赴的新篇。


城軌學院|與山盟與水盟與興安盟,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城軌學院鄉村促進團赴興安盟扎賚特旗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與山盟與水盟與興安盟,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城軌學院赴興安盟扎賚特旗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以實際行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7月13日到7月15日,與山盟與水盟與興安盟,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城軌學院鄉村振興促進團在團總支的帶領下,奔赴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扎實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將青春智慧與熱情播撒在廣袤的草原大地。
(1)隆重開幕:攜手鄉村,共啟征程活動伊始,實踐團便組織召開了專題部署暨動員大會,明確了“扎根基層、服務群眾、錘煉本領、奉獻青春”的實踐宗旨。學院帶隊教師結合地方實際需求,為隊員們講授了一堂生動的“行走的思政課”,深入解讀國家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精神,引導青年學子深刻認識時代責任,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基層的強大動力,為后續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中午,實踐團抵達興安盟扎賚特旗后,受到了村長楊亮和村書記張寶臣的熱情接待。雙方在親切交流中,共同回顧了去年富有成效的合作與民族文化交流經驗。隨后,在村委會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活動開幕式。楊亮村長代表當地干部群眾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期待青年學子們為鄉村帶來新活力。實踐團帶隊教師和團長也表達了服務基層、虛心學習、貢獻力量的決心,共同為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拉開序幕。
(2)彩繪鄉村:執筆筑夢,扮靚家7月14日上午,為美化鄉村環境、傳播文明理念,實踐團精心策劃并實施了“青春繪就振興圖”主題墻繪活動。隊員們頂著炎炎烈日,化身鄉村“美容師”,在村委會外墻和文化廣場圍墻處的空白墻面上揮毫潑墨。他們巧妙構思,分工協作,有的負責勾勒輪廓,有的負責調色上色。一幅幅主題鮮明、色彩斑斕、富有時代氣息的大型墻繪作品逐漸呈現:象征民族團結的石榴籽圖案鮮艷奪目,展現草原風光和牧民幸福生活的畫面栩栩如生,描繪未來智慧城市與便捷軌道交通的藍圖充滿科技感,倡導綠色環保、文明鄉風的宣傳標語引人注目。這些充滿青春創意與藝術感染力的墻繪,不僅使原本單調的墻面煥然一新,成為點綴美麗鄉村的亮麗風景線,更以直觀、生動的藝術形式,將黨的惠民政策、鄉村振興愿景、民族團結理念和現代文明新風尚傳遞到村民心坎里,成為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無聲課堂”和青年學子服務基層的生動見證。
(3)專業賦能與健康守護:知識宣講,普法急救7月14日下午,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實踐團積極發揮知識優勢服務地方。面向社區居民,他們組織了一場主題鮮明、內容實用的知識宣講會。隊員們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普法防詐騙和夏季防溺水知識,保護個人人身安全理念。宣講內容緊貼民生需求,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安全出行意識和文明素養,將高校的專業知識精準轉化為服務基層群眾的實際效能,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
(4)文化交融:非遺煥彩,蒙韻悠長實踐團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為切入點,精心策劃了多項文化體驗活動。其中,“創意剪紙”工作坊吸引了眾多居民熱情參與。隊員們不僅展示了精湛的傳統剪紙技藝,剪出寓意吉祥的窗花和反映時代新貌的主題作品,更手把手指導居民體驗創作樂趣,讓古老的剪紙藝術在互動中煥發新生,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
隊員們懷揣對民族文化的敬意,虛心向當地蒙古族同胞學習日常問候語、基本詞匯和傳統祝福語。這一句句生澀卻真誠的蒙語,成為連接不同民族心靈的橋梁,深化了青年學子對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5)童心筑夢:播撒希望,護航成長7月15日上午,為關愛鄉村兒童成長,實踐團專程走進當地幼兒園。隊員們結合幼兒特點,將創意剪紙和趣味涂鴉帶進課堂。在剪紙小課堂上,隊員們耐心指導孩子們用安全剪刀剪出簡單的花朵、小動物等圖案,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鍛煉手眼協調能力。涂鴉環節更是充滿歡聲笑語,隊員們與孩子們一起,用五彩斑斕的畫筆在畫紙和環保袋上自由創作,描繪心中的夢想家園的奇妙圖景。活動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也傳遞了綠色環保、文明出行的理念。隊員們還精心準備了兒歌、故事和互動小游戲,為孩子們帶去了知識與歡樂,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求知與夢想的種子,展現了青年大學生對祖國下一代的關愛與責任。
(6)情暖夕陽:敬老愛老,青春同行7月15日下午,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傳遞青春溫暖是實踐團的重要使命。在敬老院,隊員們帶著精心準備的慰問品,為老人們送去了關懷與歡樂。他們分組行動,有的陪老人聊天解悶,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和心聲;有的細心幫助整理房間、打掃衛生;有的關切詢問老人們的身體和生活狀況;有的給老人們送去清涼爽口的西瓜。隊員們還精心準備了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例如:韻味悠長的詩歌朗誦、妙趣橫生的相聲表演、歌聲動人的合唱、活力四射的雙人說唱等。精彩的表演和真誠的互動, 驅散了老人們的孤寂,敬老院內洋溢著溫馨祥和的氣氛。
隨后,隊員們帶著關懷之心,到解放村看望94歲高齡老人楊秀英。他們代取生活用品,細心幫助打掃室內外衛生、干農活,并俯身陪伴老人聊天解悶。貼心的陪伴讓老人敞開心扉,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青年學子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訓,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精神風貌。
活動總結此次深入內蒙古基層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城軌學子而言,既是一次生動的國情社情教育,也是一次深刻的實踐鍛煉。隊員們紛紛表示,在創意剪紙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創新活力,在敬老服務中體悟到奉獻的價值與溫暖,在蒙語學習中增進了民族情感與文化認同,在專業宣講中實踐了學以致用的真諦,在主題墻繪中描繪了鄉村振興的青春愿景。每一步足跡,每一次實踐,都讓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深入基層、服務人民,青春才能綻放出最絢麗的光彩。
城市軌道工程學院始終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工作。學院團委負責人表示,此次“三下鄉”活動是學院深化實踐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未來,學院將持續完善實踐育人長效機制,搭建更廣闊的實踐平臺,引領更多青年學子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在服務國家戰略和人民需求的生動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貢獻青春智慧,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本次實踐活動以文化為紐帶,以專業為支撐,以服務為宗旨,城軌學子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北疆,用真情服務草原人民,用創意點燃文化薪火,用專業賦能基層發展。他們在傳承與創新中堅定文化自信,在奉獻與擔當中厚植家國情懷,生動詮釋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為促進民族團結、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在廣袤的草原上留下了新時代青年奮斗者閃亮的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