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14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啟匠心”志愿服務團走進無錫市惠山區晴山藍城社區,開展“七彩課堂·匠心筑夢”暑期志愿服務活動。活動創新打造“急救自護教育+智能制造科普+七彩匠心課堂”三位一體模式,精準對接外來務工子女需求,全國勞動模范陳亮親臨助陣,深度詮釋工匠精神。

一、叩擊需求:用腳步丈量成長渴望
志愿者們叩響百余戶務工家庭的門扉,在訪談中讀懂90%家長對子女學業與前程的憂思,更窺見孩子們在陪伴缺失下對認知與實踐的渴求。依托學院智能制造職業體驗中心與陳亮技能大師工作室,一場以“匠心”為鑰的啟蒙之旅由此啟程。

二、課堂煥彩:讓指尖觸摸“智“造溫度
40名志愿者化身“筑夢師”,將20余場課堂淬煉成趣味與知識的結晶。魯班鎖解鎖東方智慧,拓印與火漆印章暈染匠心底色,智能制造科普課則架起通向未來的橋梁。晴山藍城社區周利書記贊道:“哥哥姐姐們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更是讓孩子們眼眸發亮的實踐魔力。”

三、實訓探秘:于觀摩中師望工匠星河
五軸機床雕琢的精致坦克、亞運會頒獎花器的流光溢彩陸空兩棲無人機的靈動身姿....孩子們在智能制造產線前睜大好奇的眼睛。全國勞模陳亮的成長故事更如星光引路,從一線工人到技能標桿的蛻變,讓“工匠精神”不再遙遠。

四、守護成長:把自護刻進生命年輪
CPR急救演練中,小小的手掌按壓出生命的節律;創傷包扎課堂上,紗布纏繞成安全的鎧甲。心理舒壓課吹散成長陰霾,“安全知識大闖關”則讓觸電、中暑等防護知識在歡笑中扎根心底,急救包獎品里,藏著對生命的鄭重承諾。

兩周時光,60余名親子在課堂與實踐中收獲滿滿,千余名無錫學子透過媒體報道觸摸“智造”脈搏。當“智啟匠心”的旗幟仍在飄揚,這群蘇信學子正以專業為筆、熱愛為墨,在更多孩子心中種下“工匠精神”的種子,靜待它們在未來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