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醫藥學院師生赴石樓縣開展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領青年學生投身鄉村和基層實踐,7月8日至11日,山西醫藥學院團委聯合思政部帶領由50余名師生組成的“醫心‘衛’民健康‘鄉’伴”鄉村振興促進團赴石樓縣開展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啟動儀式上,校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榮江對同學們提出要求和希望:要在實踐中了解國情、認識社會,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發揮專業特長,以奉獻之心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珍惜機會、磨練意錘煉品格,堅持向實踐和群眾學習,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為對社會對人民的有用之才。
智慧大棚見證“數字農業”科技賦能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首站走進羅村鎮沙窯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在我校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康崇垚的帶領下,了解棚內現代化種植西紅柿情況,切身感受智慧農業帶來的產業新變革、新成果;參觀園區“智農”可視化一體管控大廳,了解“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的監測預警、環境調控等智能田間管理功能。同時,實踐團的隊員還親身體驗了西紅柿采摘,了解了甜瓜、哈密瓜種植技術。
紅色教育浸潤青年心靈黃河岸邊唱響時代強音8日下午,實踐團走進紅軍東征紀念館開展黨史學習。在講解員帶領下,師生們感受紅軍“東渡黃河、轉戰晉西、喚醒民眾、抗日救國、統一戰線”的壯舉。館內567張歷史圖片、298份文件圖表、328件實物展品,閃耀著革命榮光;地下模擬沙盤以動態演示和聲光效果,再現紅軍東渡黃河場景。在先輩革命精神的感召下,隊員們在留言臺寫下了“不忘歷史,傳承精神,把青春書寫在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新征程上”的鏗鏘誓言。思政部尹國榮老師在黨史時軸廣場進行了現場專題教學,隊員們參觀了《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時期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實踐專題展覽》和《光輝典范——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黨風廉政建設展覽》主題巡展,感受共產黨人嚴于律己的政治本色。在黃河奇灣岸邊,全體師生齊聲高唱《我的祖國》。嘹亮的歌聲與奔騰的黃河遙相呼應,更激發了大家熱愛祖國、保護山河的使命感。同學們還現場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保護治理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返程途中,隊員們救助了一名車輛滑入排水溝的廣西自駕游客,游客感激地說:“謝謝山西醫藥學院的同學們!”此刻,“行走的招生簡章”更加具象化。
愛心義診傳遞健康溫情科普宣講點亮生命之光7月9日至10日,該校臨床醫學系呼吸內科朱鳳英、神經內科楊正才、中醫科郭麗紅、骨科趙敦和心內科李艷珍等實踐團的專業課老師和其他隊員在石樓縣6個行政村開展愛心義診、送醫送藥、健康監測、健康宣教和急救技能培訓等活動,累計接診近500人次。實踐團的老師、衛生信息管理系主任宋維芳副教授向群眾宣講健康生活理念、老年病防治等知識,引導村民做好健康管理。實踐隊員們分工協作,量血壓、測血糖、發藥品,還進行“關愛生命‘救’在身邊”急救知識宣講和技能演示,并結合普通話推廣、防詐騙等專題與村民互動,累計參與1000余人次。推廣普通話時,村民們熱情積極,雖發音生澀、語句不暢,但其認真勁打動了在場同學。
文化下鄉充實村民生活禮贊生活定格美好瞬間9日晚,實踐團文藝小分隊在車家坡村文化廣場舉辦文藝晚會,隊員們表演了整齊干練的槍操、經典老歌傳唱、婀娜多姿的傣族舞和太極拳等節目,引來村民們的陣陣掌聲。此外還開展了“禮贊生活、定格美好”免費為老鄉拍照活動。隊員們現場拍照、打印、裝框。拍照現場排起長隊,村民們紛紛與發小、家人合影。羅村75歲的退伍老大爺穿上珍藏多年的軍裝拍照,向抗戰勝利80周年獻禮。這些帶著溫度的影像,定格了老鄉們的笑臉和生活的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