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我們團隊深入石門村、街埠頭村、黃馬洲村和八仙村,圍繞“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及其經濟效益的提升”主題展開調研。通過訪談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我們不僅見證了鄉村發展的新面貌,更對農旅融合的潛力與挑戰有了深刻的認識。
初到各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民居和現代化的農業設施,和我以往對農村的刻板印象完全不一樣。尤其是黃馬洲村的紫薇花基地和現代化水果產業園,將自然景觀與科技農業完美結合,展現了農旅融合的獨特魅力。這些變化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成效,不禁感慨鄉村發展的高速度和高質量。

在調研中,其他各村特色產業讓也是我們目不暇接:石門村的紅心臍橙基地通過規;N植和電商銷售,有效拓寬了銷路,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街埠頭村以省(工)委舊址為核心,結合油菜花觀光和雙季稻種植,打造了紅色文化與農業景觀并重的旅游線路。八仙村的葡萄采摘園通過開放游客采摘體驗,既增加了農戶收入,又讓游客享受到田園樂趣,實現了雙贏。這些案例讓我深刻體會到,農旅融合不僅是產業的疊加,更是資源與創意的整合。它不僅實現了農業生產與旅游服務的有機融合,更在保留鄉村本色的同時,為傳統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可能性。

調研中也暴露了一些共性問題,如部分村莊旅游配套不足,如停車場、廁所等設施仍需完善;特色產業缺乏統一宣傳,游客覆蓋面有限;年輕勞動力外流,制約了創新項目的落地等。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農旅融合發展需要政府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和技術創新三管齊下,只有多方協同發力,才能實現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用所學知識為農旅融合發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