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響應國家“雙百行動”號召,緊密結合鄉村振興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的雙重戰略需求,2025年7月5日至7月15日,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心光啟航實踐團走進河源市東源縣藍口鎮,開展為期9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在肖老師、杜老師的統籌下,團隊以“心理健康護航”“紅旅農旅融合”“新媒體助農”為抓手,用專業與熱情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圖一實踐團成員組織的活動開班儀式
“護航童心,與光同行”:心理健康服務溫情落地 實踐團精準聚焦鄉村兒童心理需求,為藍口鎮中心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開展《情緒控制——雨過天晴》《社交練習生》兩場心理團輔活動和《我的情緒我做主》心理課程活動,每場覆蓋68名學生,助力學生掌握情緒調節技巧、突破人際交往障礙。
圖二小朋友正在抽取情緒幸運紙條
此外,實踐團運用OH卡心理投射技術、標準化心理問卷等專業工具開展心理咨詢工作,為有需求學生提供一對一咨詢并建立個性化心理檔案。同時,團隊深入鄉村走訪多名留守兒童,通過心理測評問卷與專業咨詢技巧了解其心理狀況,助力孩子們打開心結,增強心理韌性。
圖三實踐團成員正在使用OH卡對小朋友進行咨詢
“光引紅跡,鄉探新篇”:紅旅農游與助農增收雙管齊下 心光啟航實踐團深入東源縣藍口鎮,依托當地豐富的紅色與農業資源,創新打造“紅旅+農旅”融合模式。實踐團實地參觀咸水塘談判舊址、第三碼頭舊址、樂村石樓等歷史地標,考察走訪現代化魚塘、蜂場、茶園等農業基地,通過深度調研與走訪,充分發掘紅色文化與農業文化的核心價值,積極探索其與鄉村旅游、農業觀光體驗的融合路徑。
實踐團更以新媒體為抓手,賦能鄉村文化傳播與農業產品銷售,充分運用互聯網、社交媒體及短視頻平臺,構建多元化傳播渠道,多方位展現藍口鎮文化底蘊;同時精確打通蜂蜜等農產品的線上銷售渠道,切實助力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青年力量。
圖四實踐團成員對茶場展開調研
本次實踐中,實踐團通過心理團輔、心理課程、一對一個案咨詢與建檔等方式守護青少年心靈,落實心理幫扶服務,提升當地心理服務水平,同時以“紅旅+農旅”模式挖掘當地資源,借新媒體推廣紅色文化與蜂蜜、茶葉等農產品。既為孩子們播撒了成長的“春種”,也為鄉村收獲了助農的“秋實”。未來,實踐團將積極持續開展后續工作,以蓬勃朝氣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動能,讓青春力量在藍口沃土上持續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