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7 日,正值 “七七事變” 88 周年紀念日,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 “胡楊魂鑄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團,攜手一師十三團二中,在該校四樓報告廳共同舉辦以 “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為主題的 “七七事變” 專題講座。本次活動通過系統講解、影像回顧、感悟交流等豐富形式,引導青年學生從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將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吾輩自強的信念深植心中。
活動伊始,一師十三團二中德育處李國偉主任率先發言。他強調:“‘七七事變’作為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標志性事件,承載著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壯闊記憶與不屈精神。” 他寄語青年學生,要深刻領會歷史背后的厚重意義,把對先烈的緬懷、對英雄的敬意,切實轉化為刻苦學習的動力和服務社會的行動,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將愛國精神與奮斗精神傳承下去。
該校大隊輔導員楊靜則從實踐角度為同學們指引方向。她表示:“88 年前,無數青年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為民族筑起防線;如今,新時代少先隊員傳承紅色基因,不必等待驚天動地的時刻,可從日常點滴做起 —— 記住一個英雄的名字、寫下一段歷史感悟、參與一次紅色實踐,讓青春的力量自然融入時代發展的洪流。”
隨后,實踐團成員圍繞 “七七事變” 展開了系統且生動的講解。他們從日本軍國主義 “大陸政策” 背后的侵略野心講起,梳理華北自治運動引發的民族危機,再到 1937 年 7 月 7 日日軍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奮起抵抗的具體歷程,最后講述佟麟閣、趙登禹等將領血灑疆場的英雄事跡,全方位清晰呈現了 “七七事變” 的背景、經過及其深遠的歷史影響。這不僅讓學生們準確掌握了歷史事實,更讓大家深刻明白:如今的和平生活并非憑空而來,而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實踐團負責人殷睿在總結時說道:“觸摸歷史,要感受到其中的溫度;傳承精神,更需要用行動去踐行。我們用年輕的聲音講述老故事,以創新的方式延續精神火種,這本身就是對歷史最深刻的銘記。”
講座結束后,師生們一同觀看了 “七七事變” 歷史紀錄片。影片中,珍貴的史料影像與真實的實景還原相互交織,生動再現了全民族眾志成城、共赴國難的壯闊抗戰場景。學生們通過直觀的畫面,深切感受到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對 “團結抗戰” 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在隨后的感悟分享環節,同學們難掩內心的激動,踴躍發言。“通過講座和觀影,我才真正明白和平有多來之不易。” 一名學生感慨道,“先烈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讓我深受震撼。今后,我會以史為鑒,把愛國情懷融入日常學習,努力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人,為國家發展和邊疆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 “胡楊魂鑄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實踐團與一師十三團二中聯合舉辦的主題講座,以理論講解與實踐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年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厚植家國情懷。未來,實踐團將繼續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己任,助力培養更多具有胡楊精神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