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筑夢未來——“譯路同行,遺脈同心”支教團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支教首日紀實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基石。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但當前不同地區間教育資源與科技發展仍存在不均衡現象,偏遠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在民族團結教育、文化傳承與基礎教育融合上面臨多重挑戰。

圖為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學生進入教室
“譯路同行 遺脈同心”支教團積極響應時代號召,緊扣“民族團結+非遺傳承+英語賦能”主線,深度融合專業特色與民族文化底蘊,在貴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省”的土壤,定點幫扶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以雙語非遺課程開發、紅色文化沉浸教學、民族技藝創新傳播等實踐路徑,形成“課堂教學+素質拓展+心理輔導”的立體化幫扶,為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與文化發展注入青春活力,助力民族團結和文化幫扶教育。

圖為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2025年7月14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譯路同行,遺脈同心”支教團隊一行6人來到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開展愛心支教活動。本次支教活動通過“筑牢安全防線,守護青春成長”“深耕非遺沃土,傳承文化根脈”“賡續紅色血脈,賦能非遺新生”“雙語賦能教學,提升專業素養”“開拓國際視野,培育文化傳播新生力量”這五方面,以行走的思政課、理論宣講、趣味課堂、勞動實踐等形式,為孩子們帶去知識與歡樂。

圖為“譯路同行,遺脈同心”支教團合照
開營儀式:開營啟程,筑夢青春
上午9:30,支教活動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的多功能教室正式拉開帷幕。隊長曹夢穎首先向小朋友們介紹了此次支教的目的和意義,并逐一介紹了六名成員。孩子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支教團隊的到來。每一位孩子臉上都洋溢著笑臉,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閃閃發光,當提問時,大家都摩拳擦掌,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孩子們的回答整齊又響亮,現場氣氛溫馨而活躍。

圖為支教團進行自我介紹

圖為小朋友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暖場游戲:快樂互動,歌聲飛揚
在互動環節中,小朋友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師生配合默契。團隊建立“一生一冊”的積分制提問模式、獎勵小禮品等方式,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課堂氛圍輕松愉快。隨后,團隊組織了“擊鼓傳花”“大風吹”等暖場游戲,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笑聲充滿了整個教室。

圖為小朋友們填寫調查問卷

圖為開展暖場游戲畫面
支教團隊帶領小朋友們學唱《歌唱祖國》,并教授了手勢舞。孩子們認真跟學,揮舞著小手,用稚嫩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上午的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

圖為支教團帶領小朋友們學習手勢舞
安全教育:安全護航,守護成長
支教團隊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生動實用的“暑期安全知識講座”。課程圍繞交通安全、飲食安全、防溺水安全等內容展開,通過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等方式,幫助孩子們掌握自我保護技能。
支教團隊開展了“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了“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意義”等基礎知識,并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引導他們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

圖為支教團開展安全講座
手抄報:彩筆飛揚,繪聚同心
為鞏固學習成果,支教團隊組織小朋友們制作手抄報。孩子們圍繞“民族團結”和“法治宣傳教育”兩大主題,發揮創意,用彩筆描繪出心中的法治與團結。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手抄報,展現了孩子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圖為小朋友繪制民族團結手抄報

圖為小朋友們和支教團合影
第一天的支教活動在充實而溫馨的氛圍中落下帷幕,豐富的課程為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的孩子們打開了通往知識和藝術的大門,讓他們在有趣的活動中收獲成長。每一張圖片都是大朋友們和小朋友們珍貴的記憶,而且我們與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的支教故事才剛剛開始~